我们经常劝人行善时,会说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又或者帮了别人没有得到好的回报,便也来上这么一句安慰自己。
姿态高一点的人也许会说,帮助别人本就不应以得到以好的回报为目的。
但很多人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时,多多少少会有一丝不忿或是无奈。
我觉得,虽然很多人做好事未必是都为了得到回报,但想要得到肯定的心理,肯定都会有。这才符合人性。
硬要人人都摒弃贪、嗔、痴、慢、疑,成为无欲无求的大师,也不太现实。
不仅做好事得不到好的回报这样的事情,生活中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是做了好事,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才是更让人沮丧的。
去年曾有过这样一个新闻轰动一时:
湛江的富豪陈先生自幼贫苦,是村里唯一考上北大的孩子,上学的20多元路费还是乡亲们凑的。
长大后致富后陈先生不忘旧恩,在村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救助,建了学校,还给老人们发放补助。
最后陈先生耗资2亿元,建258套别墅赠送给乡亲们,却因分配不均出现纠纷,招致乡亲们怨恨。
网红“大衣哥”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也不陌生。
“大衣哥”朱之文从小喜爱唱歌,但因家中贫穷,村里不仅无人支持鼓励他唱歌,还经常冷嘲热讽。
后参加“星光大道”意外走红的他,对村里乡亲慷慨解囊,借出去一百多万,不仅无人归还,当他无钱可借的时候,村里竟然有人开始直播他的生活,利用他的名气赚钱,有的人甚至翻墙进他家,偷拍他睡觉的隐私。
“升米恩斗米仇”,我们古人早就有这样的智慧。
可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呢?这中间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看了最近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夫妻对于贫穷的一些观点,我忽然有些明白了。
善花结恶果,或许是因为浇灌的方式错了。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个发展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杜弗洛、迈克尔.克雷默,以表彰他们在“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三人中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杜弗洛是夫妻,此次获奖,被称为“史上最强学术夫妻档”。
他们二人曾写过一本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主要讨论贫穷的原因以及对主流“扶贫观念”的反思:为什么多年以来的扶贫政策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指出,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对解决贫困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贫穷的本质不是因为懒,也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中,也讲到过同样的道理,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短视、“带宽”不足等原因。
曾有人做过调查,90%以上中了彩票的人,几年后都会重新返贫,有的甚至比之前更穷。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的认知,不足以驾驭这么多的财富。这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
贫穷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许多小错误并产生恶性循环:比如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没有退休计划;文化水平不高无法看懂健康保险产品等。
我就曾见过一个精神病患者,因其女儿抱着侥幸心理,想节约220元钱而没给她交纳居民医保,导致一年产生了四万多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
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费、小障碍和小错误,在穷人生活中可能成为关键问题。
两位诺奖获得者认为,要摆脱贫穷并不容易,但只要抱着“万事皆有可能”的态度,和一点援助(提供一些信息、一点助推),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我以前只要遇到乞讨的人,总是会给上一些,觉得那样是帮了他们,做了善事。
现在看来,那样的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反而会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陷在贫穷的泥沼里拔不出来。
我考过社会工作师证书,这门课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助人自助”。
就是说社工帮助服务对象,并非是单纯地提供物质帮助,更要致力于案主自信心的恢复,帮助他们自强自立。以心理的支持为主,物质上的帮助为辅。
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救急不救穷”的道理,在做善事的时候,我们更要考虑的是,这件事情长远来看,真的对救助对象有帮助?
盲目行“善”,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就真的只能用“莫问前程”来自我安慰了。
这几天看《如懿传》,大阿哥诗给如懿,是冯道的《天道》。
听到其中一句,忽然心念一动,也许我们平时理解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还有另一种解释。
这首诗是这样的: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仔细分析诗的意思,其中的“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并非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做善事、帮助别人,而是指,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只要把握好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自会有你想要的结果。因为这是天道(自然规律)。”
所以,不要稀里糊涂地做所谓的“好事”,做正确的事情,胜过于做世俗意义上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