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避免战争是军人的使命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辅助阅读:

1.行(xíng)无行(háng),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先把中间的“无”字去掉,变成“行行,攘臂,执兵,扔敌”。行行,第一个“行”是动词,指行军布阵的意思;第二个“行”是名词,指阵列、兵阵。攘臂,奋起手臂,要打架的意思。执兵,拿着兵器。扔敌,对抗敌人。“行行,攘臂,执兵,扔敌”都可以理解成打仗、战争的意思。加个“无”就可以理解为不要战争。这段话和“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有类似的韵味——打仗是为了和平,是迫不得已;如能不战而达成和平,乃是上策。

2.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抗兵,对抗、冲突、交战的两军。加,当;相加,实力相当。哀,悲愤。哀者,悲愤,被迫防御的一方。→本指对抗的两军实力相当,满怀悲愤的一方必胜,后指受攻击、压迫而奋起反抗的一方必定会取得胜利。


妙解:

    用兵的军事专家有说:“我们不可以主动挑起战端,不可主动攻击;要被动,是不得已才应战。不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要谨慎、要退让。”(主动挑衅、贪得无厌的最终必败。)

    军人的神圣使命,不是上战场杀敌,而是尽最大的可能避免战争……不必出兵、不必交战、不必动用武器、没有敌对。能不战而达成世界和平,大家共存共荣,这才是军人的神圣使命。

    灾祸莫大于傲慢、自恃己强而轻视对方,或轻易挑起战端。轻敌、挑衅、好战的人,几乎把前面所提的和平三宝抛诸脑后。

    当两军正面冲突,主动挑衅的骄兵必败;被害、被迫而迎战的哀兵必胜。(主动挑衅兴兵的,必引起国际公愤;被害、被迫而迎战的,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也会得到国际支援,其力无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