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名字看起来像成功学的书其实包含了不少真材实料的干货,包括如何通过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来使目标更能被达成,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合理运用自制力……等等。其中带给我最大启发的,是关于潜意识的部分。
潜意识有多强大?他决定了我们误以为是自由自主意志下产生的大部分目标:
...我们制定的目标中有些固然是刻意策划的产物,但不全是。实际上大部分目标都不是,因为你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绝大多数目标都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制定的...
...在某个潜意识层面里,目标的确是很有感染力的。仅仅看到某个人做某件事都能让你更有可能做同样的事...
潜意识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储存能力的量级也远远超过了有意识的部分:
...尽管这听上去让人毛骨悚然,但人类如此工作是很有道理的。就一点而言,大脑负责有意识行为的部分是有局限性的。它一次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不然就会产生混乱和遗落。而潜意识则是另一回事。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极为强大的。打比方说,如果你的潜意识储存的信息能够像美国航天局里的超级电脑储存的一样多,那么你的有意识思维大概只能保存一张便签上的内容...
在科学史上,有不少成果并不是由有意识行为思考推演出来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在澡盆里突然明白了浮力定理;凯库勒因为梦见了六只首尾相接的猴子而解开苯分子的结构之谜等等。在文学艺术创作上,由潜意识突然而来的灵感也是必不可少。在中国佛教禅宗中,即刹那间的觉悟也是进修之道中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少遇到这样的情况 :工作桌前绞尽脑汁都找不到解决方案,洗个澡或者散个步,吃个饭的功夫,突然之间就有了答案。灵感、顿悟,就像是我们在使用有意识思考,苦思冥想却不可得时潜意识突然献上来的一份答案大礼。而这份答案是无法通过有意识正向思考推理出来的。
听起来很美好,可惜潜意识的力量虽十分强大,但在某种层面上不是一个特别忠诚的盟友。我们能完全主观控制的只有我们的表层意识,潜意识就像一只无法驯服的马,它经常有自己的想法。他也不是很能去理解我们当下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事。他的意愿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诱惑,更加容易服从于欲望,瘾物,惰性等等。它还会将它的意愿传染给我们的主观意愿,而且非常难去驳倒它,与之厮打会消耗极大极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参考当你减肥期间在你面前放一盘甜品或香喷喷的肉菜(在书中也提到了自制力跟肌肉一样是会疲劳的,除了刻意锻炼场景尽可能少地去陷入需要动用自制力的窘境)。而且很多时候这种传染还是无形的。所以我们需要像哄小孩一样引导他来让他为我们的主要目标出力。
书中提出了一些对实现目标有帮助的和潜意识有关联的技巧:
懂得什么影响你。如果你想做出更好的目标选择,懂得是什么在暗中影响着你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这样会对你有益。跟自己摊牌、分析对与错,如果有必要,试图去削减某种影响。
营造正确的环境。另一个影响目标的因素是环境,而环境往往对潜意识产生着影响。我们读到的字眼、看到的物件、打交道的人——我们所接触的万物无不触发着潜意识对目标的追求。榜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目标感染”鼓舞着我们。换言之,我们会采纳他人追求的目标——在我们认同的前提下。
利用触发点进入潜意识。若想保持动力,让你的环境里充满提示和触发点。它们能使你的潜意识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工作,即便你的有意识思维已被其他事情占领
还可以通过对潜意识的暗示来制定计划,也就是“如果.....就......”计划:
...这个计划会为情景或暗示(“如果”)与既定的行为(“就”)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计划带来的第二个效应是:情景或暗示(周日晚餐后)在你的脑中被高度激活。...当一个情景在脑中被高度激活时,它无法抑制地想要惹人注目。你的大脑下意识地搜索着环境中任何与“如果”条件相关的情景。所以即便你在忙着做其他事,潜意识还是会察觉到符合条件的情景。
计划带来的第三个效应——这是让目标在脑中巩固的关键——即一旦“如果”发生了,“就”便会下意识自动启动。换言之,你已经在制订计划时安排了一切,大脑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它剩下的任务就是不假思索地执行...
在书中还提及了利用别人的潜意识来使别人更容易实现他的目标的一些技巧,也可以用这些技巧来使自己的目标成为团队的共同目标:
使目标个人化。当你无法避免地需要指派任务时,试着给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达标方式的选择。拥有个人选择的感受很能带给人动力。另外,参与选择能使人更加了解目标背后的道理——为什么这个目标值得追求,给别人这个机会能使他们更加投入,也增强了认同感。
运用适当的触发因素。我们追求的很多目标都是在潜意识中被触发的——我们甚至没有察觉到自己正在为之努力。你几乎可以用任何事物来触发别人潜意识中的目标(就连一个字、一个物件都可以),只要对方能把事物与目标联系起来。
理念框定。仔细为一个情景设定框架能重塑人们对它的认知,影响人们采纳的目标。当我们面临进步的机会时会采取“进步”型目标;当我们被与他人比较时会采取“表现”型目标。收获的机会能激发“进取”目标;失败的危险会激发“防御”目标。框定出任务的性质能使他人自然而然地采纳合适的目标。
让目标蔓延。目标是感染力极强的。每当我们看到别人追逐某个目标时都会得到强大的暗示,在潜意识中被触发同样的目标。你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个现象,用合适的榜样(包括你自己!)使目标蔓延——只要你设定的榜样对别人来讲也是正面形象
书中一些其他方面上的技巧分享,跟潜意识暗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关系。比如在不同类型任务中选择聚焦“进步”还是“表现”、将不同需求目标设定为“进取”型目标还是“防御”型目标等等。在社会中,大部分人其实在大脑智商上差别不是太大,所以在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比周遭人能更快地朝目标迈进,何不尝试多运用起这一份巨大但又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