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我们已经来到了新的一年,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为响应风语阁本期作业《采访》,特约“啄木鸟的卓”进行此次采访报道。
说起“啄木鸟的卓”我想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一个我特别崇拜的作者,一个在风语阁被传说成阁主小号的活跃份子,一个在同舟学院下自主申请创办的“啄木鸟文学院”的院长,一个立志带领大家在写作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文学硕士。披着如此多的光环人物,大家是不是特别好奇呢?
正好借此机会,特地约谈“啄木鸟的卓”解答心中疑惑,并近距离与他聊聊天,真棒。
问:因为很多人说你是风语阁阁主的小号,请问情况属实么?为何大家会如此认为,你知道么?
答:“小号”一说只是一个戏谑。因为那时,我已经是加入了风语阁,时常帮山中诗客师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个友友就质疑“啄木鸟的卓”是不是“山中诗客”的小号。从那儿以后,我就自称“山中诗客”师爷的小号了。
问:看简书上你的作品但凡出品均能上榜,请问你对简书的榜单如何看待的,你觉得这个榜单符合你的预期么?
答:简书是一个很好的文学创作平台,你会看到很多的写作者聚集在这里,创作热情高涨,每天都会有很多好文出现。简书的榜单是写作水准的体现,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好作品。
问:你创办了“啄木鸟文学院”,报名居然是要写一篇故事,请问你对此次学员报名有什么期待,你将如何对这些学员进行帮助?
答:我一直对“学员”这个词充满警惕,因为我自知为人师还不够资格,而且写作这种事情,就是转益多师最好。所以,我更希望以“文友”相称比较好。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督促文友坚持到底,因为只有坚持多写了,才会看到写作的力量。我将会竭尽所能,和大家一起共建一个乐分享、同成长的交流社群。
问:简书写故事和小说的作者特别多,请问你觉得,创作小白如果想写故事,该从哪方面入手呢?我们知道,输入就是输出,但是对于小白来说,我们都想先写再看,这个时候如何缓解迫切想写点什么又写不出来的急躁心情?
答:可以说我现在依然是小白,或者说,是“老白”。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觉得应该先从阅读分析入手。所谓的分析,不仅仅是看小说而已,而是把自己当做“科学家”,去解剖作品,揣摩作品的构思、主题、表达、结构等,认认真真地分析,这样分析十篇小说下来,绝对会有很多收获。而这样的收获也能缓解急躁的心情。
问:风语阁阁主山中诗客在你心里是个什么角色呢,你觉得他对你有什么影响?毕竟你曾传说是他的小号,你们的关系一定十分融洽吧,那么你对他有什么感想么?
答:山中诗客老师在我心里就是师爷的角色,类似张三丰,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很风趣幽默。风语阁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现在一个庞大的写作社群,而且在群里大家其乐融融,互帮互助,每个人都发挥所长,足见山中诗客师爷的人格魅力。我也愿意倾尽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问:现在文学大环境都是快餐教学,比如21天速成等,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学好写作?
答:真正的写作技巧其实很简单,也很少的,集中学习个二十多天,是很好的,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对写作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这非常好。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练好手中的笔,非下苦功夫不可。那就是多写多读。我之前看到作家张炜说到的一句话:一个作家可能要写到几百万字,一支笔才听一点点话。确实如此,所以,先给自己定一个一百万字的目标吧。
问:你觉得网文和传统文学哪个最应该被重视,如何进行这两块之间的学习呢?
答:网文和传统文学,仅仅是表达方式上的习惯不同而已,都是文学。甚至都是可以互相借鉴的。网络文学如果能从传统文学上学到对主题的探究、挖掘,是能够写出令人震撼的作品的。而传统文学能够从网络文学上学到对情节的设置,也是能够让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的。比如2021年广西作家东西就出版了一本小说《回响》,有评论家就指出了当下作家开始借鉴网络文学的思路,让传统文学小说变得更有可读性。
本次采访圆满结束,感谢啄木鸟的卓抽空回答我的问题,当然,关于那些八卦,私人问题我就不公布答案了,想知道的自己问吧。
可能我的问题比较犀利,在我看来,采访的目的不是要知道这个人的生活,而是要明白在文学观上,是不是值得往来。简书是一个以文会友的平台,而风语阁也是聚集的热爱文学之人,所以积极向上的文学能量很重要。我喜欢这样的交流,能让本来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逐渐清晰,正如啄木鸟在回答中所言,要多写多读,先写一百万字再想其他的。
翻看我的简书,也有五十万字了,这说明了,写作并没有那么难,从去年3月份开始写作到现在,只是坚持。但是还不够,要跟着优秀的人一起进步,要加倍努力才行。
愿写作路上,我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