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宁城郊的公路上行走,感觉眼前的景象已非昨日,蓝色天穹下尽是黄绿相间,高低错落的撞色图片,远处是延绵不断的温厚的山的脊梁,这就是“塞上江南”的大片景致。
不到新疆走一走,真感受不到新疆有多大。我们一路走来,看到多的是山脉、戈壁、草原,肥沃的土地上是包谷、棉花和一些瓜果,住宅却很是稀少。北疆多是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所以几乎不需要固定的住宅。伊宁是个土壤肥沃,粮食丰茂,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有的摆摊设点做点小生意。在师傅的引领下,我们在去那拉提草原的中途,歇憩在一户农家,买了他们家的水果尝鲜,坐在室外的榻席上跟他们聊天。这是一对维吾尔族夫妇,在招扶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时,露出略带腼腆的微笑跟我们交谈,听说要合影,女主人不由自主地捋抻头发,扯扯衣角,端端正正地坐下来,男主人稍显大方,但也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任我的同伴调摆照相。因为语言隔阂,我们不便多作交流,但我猜想这应该是当地比较殷实的农家,儿女们出外赚钱,老人守着家,愉快地享受着这片土地赐予他们的安宁祥和。
走的时候,我抬头发现他们家门口有棵高大的核桃树,枝叶间探出裂皮的核桃果,仿佛裂嘴笑的模样。
沿着一条不知名的河流走到新源那拉提镇,那拉提草原就在镇东部。这是个高山草原,也是著名的牧场,草原上居民都是哈萨克牧民。据说夏季是草原最优美的季节,我们赶上的是他们收草的季节,大部分的草都被收走,只剩一茬草蔸呆在那里等待酝酿一场冬雪飞舞的盛况。这个时节,草已黄,鸟已飞,一辆辆满载草捆的大小车辆驶过。硕大的草原上不见歌舞,只见忙作的哈萨克族牧民,有的收草,有的挖土抽沟。
相较于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显得有生气多了。也许是四周雪山环抱,使得巴音布鲁克草原呈现出温和的色彩。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天鹅嬉游。遍地的“酥油草”已黄,但没有割掉,草地上还有各色无名小花,牧民们骑着马在蓝天下悠闲地走过,“九曲十八弯”的通天河在夕阳下妖娆多姿,风光旖旎。
有人说九月的草原没有什么好看的,确实较之夏季绿草如茵,旅人如潮的沸腾景象,入秋的草原难免荒凉寂寥,可是复归平静的草原显得更加真实敦厚。动若脱兔,静如处子,四季轮回,人生转换,壮美与静好交响成乐。无论是站在那拉提草原还是巴音布鲁克草原,闭眼冥神,你的耳畔都会响起当年西征东归之马的嘶鸣,你的眼前会勾画出一幅少数民族勇士马背驰聘金雕哨唳长天的场景,你的内心都会生出旷野敖包歌一曲,“策鞭奋蹄驰千里”的欲望。这些与景致时节无关,却关乎心境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