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数来我可能看过上千本言情小说了,有很烂的也有很好的,有记忆至今的也有根本记不起来的。比如唐七公子的书我看了第二遍之后感叹真好看啊,但是我确实是看过的,就是真的记不起来了。言情电视剧也是如此,有的很吸引人有的就太腻。
我常常用月饼来比喻,月饼看起来诱人,第一口是很好吃,但是谁都知道太腻了,好看的外表,看起来很好吃的食材,但是多吃一口都让人腻歪得不行。很多言情小说就是这样,看起来诱人,但是度过了。
但是很多书度把握得很好,轻挑慢捻也是有些滋味,比如《甄嬛传》,但是那又不是言情小说了,那就是甄嬛烈女奋斗史啊。最后甄嬛的大BOSS还是自己的老公。如果把老公斗下去都是言情,我真真不知道这是言哪门子的情了。
在我心里还是觉得单飞雪的言情才是言情的,就是两个人的事,爱情的事。言情就应该主体写爱情的事,当然可以带上女主的觉醒,女主的成长,但是这不能是核心内容。那什么才是爱呢?如果一个作者用一个故事把这个他所谓的“爱”主体思想表达清楚那就可以了。
台湾言情有一种风格叫“辣”,也就是以写船戏为擅长的言情小说,典心就是其中一个写这种戏非常出彩的作者。言情的外衣包裹着如此思想,大家都很清楚,这样也是可以的啊。从戏的开头就奔着这样的主题去,也不会对男女爱情戏份有多大的期待,反而爱情戏写得好些还能博得双头彩。就好比谁也不会去研究X片男女主角刚开始衣着如何(因为最后都是要脱掉的)出现的合不合理(最后都是要一起躺在床上的),只要身材够好,动作够新颖就可以啦。
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是会被这样的作品吸引的。没有吃过猪肉也是很想看看猪跑的。可是看完就是空虚,就好比谁也不会照着X片找爱情一样。不过对之后的生活还是有很大不好的影响。
如果单单说言情,爱情的事,味道淡淡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好比世上美食万万种,发挥出本来的样子,提取出食材原本的味道,相互融合,不论是最新鲜的还是被发酵过得,尝得出其中美味用心,才是真道理。食物不仅仅是为了饱,还为了更高层次的味觉享受。爱情不止为了填满生活,还为了双方的精神共同成长。
菜菜老师说,一个故事好不好,要看逻辑通不通,人物有没有成长,我深以为然。言情小说好不好看,也要有这两个要素啊。爱情是为了共同成长,不只有甜言蜜语和别人对我们(这里的“我们”只作者代表的男主角或女主角,言情小说中大部分都是以女性角色为主角,所以言情小说的受众很大一部分是女性,会把自己代入,比如韩剧被奉为女性X片)的一味付出。如果双方能从彼此身上得到安全感,学会成长,那么就是一段好的爱情。把这个好的爱情记录成故事就是好的爱情故事,是以为言情小说的核心了吧。
很多言情小说把爱情建立在男性一味对女性付出,以体现出女性的安全感,让人生出“我也想要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用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的好事,人人都在做这样的美梦。是以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上演。深究下来,到底女主角能有什么样的能耐让别人爱上她呢?玛丽苏剧情尤以杉菜开始,好歹杉菜身上附上了“坚强”“不屈”的性格,但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常常出现,如果一味期待这种好事,不就变成了守株待兔?还要不要原来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爱情?
最近看了日本的一部小片叫《奇迹不会发生》,用传统的言情片视角不断反转反转,最后告诉你,奇迹不会发生,真正的奇迹是平时的积累和努力,绝不是凭空的运气而决定别人的命运。电视剧最大的错误引导就是这样,用小概率“无巧不成书”的理念掩盖的大概率事件的平淡规律,是以那句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现实就是现实,他不因为别人的改变而改变,他就在那里。他既不残酷也不美好,一切都是有逻辑发展一切都是有原因的。规律虽然无趣却有迹可循,一定要追求激情当日常生活,肾上腺素也是跟不上的,如果跟上了,甲状腺肿大那是病。
言情小说在合理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合理的故事,爱情故事,相互扶持相互成长,各有优缺点,这样就很好。谁都希望天上掉下个霸道总裁,可惜霸道总裁都很忙,思聪老公的微博大半年更新一次,平时也是要好好赚钱,完成“小目标”的,就是出来逛逛也是要挑人挑身材的。如果人人都霸道总裁了,这个世界将没有公理,也不是所有千金小姐都要做个无理的配角。事实上,她们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她们是我们生活中模仿的对象,有时候甚至都忘记了自己。
合理的,有逻辑性的,相互付出相互扶持相互成长得男女之间的故事,我觉得那是一个好的言情小说,而不是教人做白日梦,期待小概率事件的错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