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陈行甲,1971年生于湖北省兴山县,1992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公派到美国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二年。
陈行甲历任兴山县团委书记、水月寺镇镇长、县委常委、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宜都市市长等职。
2011年10月,任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县委书记。2015年5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6年9月任期届满被提拔后,辞去公职,悄然离场,华丽转身。
让人们瞪大了惊愕眼睛,给粉丝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巴东反腐,得罪了太多的人,包括恩施州领导,多次遭到上级羞辱打压
2015年,陈行甲在巴东掀起反腐高潮,经他签字双规或抓捕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多达87人,牵连出5名县级领导和2名州领导,引发了强烈的官场地震。
2015年,陈行甲在巴东人代会闭幕式上讲:“我过去在宜昌得到提拔重用,从来没有给宜昌的历任书记市长和组织部长送过一分钱。省委把我跨地区交流到巴东,三年多来我也从没给恩施州的书记州长、组织部长送过一分钱,而且以后也不会送。”
陈行甲在《人生笔记》中,披露了当众受到州主要领导羞辱的事:2015年底,陈行甲在一次州里工作汇报会上讲到巴东正在推行的乡村信息化建设,说到在在偏远山村开通免费Wi—Fi,接入名就是“共产党”的拼音,当时被主持会议的时任州委主要领导打断:“等你到了中央再用这么大的名字吧!现在你还用不起!”话音一落,满座哗然。
一次,陈行甲想找州委书记汇报工作,但州委书记一直不见他,后来终于见到了。两人面对面坐着,州委书记对他说:“陈行甲,你只是个县委书记,老子是州委书记,你约老子十次,老子见你一次就是给你脸。”
陈行甲曾经向新华社记者披露:“上级主要领导曾在我单独汇报工作时,对我说‘你给老子滚’,让我感觉自己再不走,就会影响本地发展。”
在这种环境下,即使被提拔,也很难再发挥它的工作热情和能力。辞职,是他最好的选择。
广泛的人脉资源和深厚的学问功底,是他裸辞的底气
有些人读在职研究生,或公派出国学习,只是为了拿文凭,为以后提拔镀金。那些人在位置上很风光,离开平台就什么都不是。
陈行甲不管在清华大学读研,还是去美国深造,都扎实认真的学习,深入调研,与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专家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
做课题研究时,充分利用他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力求解决我国某些社会经济问题。在此过程中,迅速提升了他的学识与能力,把他自己也锻炼成为经济社会问题的学者及复合能力强的专家。
这些人脉资源和深厚的学问功底,是他在很多行业发展成功的基础。他的下半场转场深圳,成立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担任理事长。曾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推者”、“2018年度中国公益人物”、2019年“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荣誉。2020年,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被民政部门评为5A级,2021年,他的《人生笔记》面世就成为畅销书,这些都是他成功的证明。
转战公益,才能确保做一个干净的人
陈行甲小时在外面玩,弄了一身的灰回来,刚到门口,就被妈妈叫住了,“你就站到那里,不许进来,我有没有跟你说过要爱干净。”
妈妈“爱干净,穷不久”的人生教诲,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在巴东县做县委书记的时候,他将妈妈的遗像放在办公室,觉得母亲注视着他,绝对不会收一分钱的贿赂,做一个“干净”的人。
“当县委书记,收钱是很容易的,不收钱才不容易。但是我是真不收。”
“那些人是真坏啊,变着法的给你送钱。你们看到的所有官场小说,都没我的经历精彩。”
“我没收过任何人的东西,心里没冷病,不怕喝稀饭。”
他成了不收钱的县委书记。
从事公益事业就像高级叫花子,只有你去求别人捐赠,没有人会主动给你送钱。
这样,可以确保他一世清廉,永远做一个干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