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今天,金庸先生去世。
当时看到新闻的一瞬间,我的头皮发麻,内心无限感慨:一代大师,离开我们了。
那段时间,媒体关于金庸生平的消息,铺天盖地,相信你至今仍有印象。
最近,我经常问同辈人是否知道香港四大才子。他们大多没有听说过其他三人,唯独金庸,大家都有所了解。
对于金庸,我们确实不陌生。我们从小,看着他的作品长大。如果没有看过书,那也肯定看过由他作品翻拍的影视。
这篇文章,我跟大伙儿聊聊金庸。
金庸生平
金庸,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家(不用加“之一”),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
维基百科这样评价金庸:
他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武侠小说泰斗。
那么,金庸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以下,简单列举金庸一生中的关键节点:
金庸,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24 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13 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
15 岁时,他和两位同学一起,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相当于今天《高考模拟题》之类的参考书。这本书抓住了市场痛点,当时让他们赚了不少钱。
1946 年,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 年调往香港分社。
1950 年代起,金庸开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1959 年,金庸创办《明报》。该报纸曾五度被香港中文大学评级为最具公信力的中文报章。
1981 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金庸。金庸成了首位获邓小平单独会见的香港同胞。同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度访华时也单独会见了金庸。
1985 年,金庸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的港方负责人。
进入 21 世纪,年过八旬的金庸,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并顺利取得学位。
2018 年 10 月 30 日,金庸去世,享年 94 岁。
金庸作品
武侠小说
金庸一生创作了 15 部武侠小说,除去《越女剑》,金庸从其他 14 部小说的书名中,各取出头一个字,构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谈及自己作品的最大价值时,金庸说:
我的小说价值在于强调是非观念,做人要有侠义精神,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要站出来,同情弱者,见义勇为,不该做的不做。
金庸的小说,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中折射的价值观深受读者的喜爱。据估计,他的小说,在全球共卖出近三亿本——而这还是正版书籍的销量。
金庸的作品除了以小说流传,还衍生出影视、舞台剧、漫画、动画,甚至电脑游戏。
金庸长篇小说我读完的,只有《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去读了他几部中短篇小说。读《越女剑》时,觉得平平无奇。再读《白马啸西风》,觉得有意思:金庸除了写武侠,写起爱情小说也毫不逊色。后面读《雪山飞狐》,不禁赞叹一声:大师不愧是大师。
令我佩服的是,从 1955 年 2 月 8 日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到 1972 年 9 月 23 日完结《鹿鼎记》,十七年多的时间里,金庸的十五部作品几乎没有间断过。要知道,那时候的报纸基本是日刊,金庸不断日更。如果放在今天这个时代,金庸写公众号的话,那么很可能是第一大号。
社论
其实金庸的主要身份是办报人。他为《明报》撰写社评二十余年,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因为涉及政治,较为敏感,此处按下不表。
金句
以下摘抄我个人认为金庸写得精彩的段落。
《白马啸西风》结尾:
白马带着她一步一步地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是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临死前对郭靖说过一段经典的话:
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第一,我允许你为我难过一阵子,但不允许你永远为我难过。第二,我允许你再找一个妻子,但她必须是华筝,因为她真心爱你。第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很小气。
《神雕侠侣》中,程英劝不忍与杨过离别的陆无双:
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
如此佳句,在金庸的作品中,数不胜数。
金庸轶事
被学校开除
上中学时,因不满训导主任的某些行为,金庸在黑板报上写文章讽刺,几天后,学校勒令他退学。后来上了大学,因为看不惯学校里的不良校风,金庸大胆直言,又被开除。被开除后,金庸没钱,衣食无着落,无奈之下向表哥求助,才解决了生计问题。
不涨稿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辛苦。
转眼过了一年,到续约的时候,林燕妮跑到金庸那要求涨稿酬,金庸不同意,一本正经对她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
过了几天,亦舒也跑过去要求涨稿费,金庸还是不同意,也是一口回绝:“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金庸后来回忆说:“林燕妮和亦舒都是很优秀的女作家,更是我的好朋友,我之所以拒绝了她们涨稿酬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报纸经营比较困难。在局面渐渐好转后,我立即为她们涨了稿酬,我不能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毕竟关键时刻她们是帮了《明报》大忙的。”
作品被两岸列为禁书
在 80 年代前,金庸的小说在中国大陆是禁书。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住人们对金庸小说的喜爱。出版商把小说改头换面,删减大量情节,但读者们照样读得津津有味。当时市面上盗版猖獗,甚至出现了「全庸著」、「金唐著」,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无独有偶,我读台湾作家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时,看到他写道:
盗版的金庸、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当年都还是禁书。
可见:当年,在把金庸的武侠小说列为禁书这一点上,两岸的立场高度一致。
偷吃巧克力
金庸生病后,医生不许他吃甜的。但是愈被禁止,金庸愈想吃。
有一回,金庸把一条长巧克力不知不觉地藏在女护士的围裙袋里面。自己又放了另一条在睡衣口袋中,露出一截。他太太发现了,把他睡衣口袋中的巧克力没收了。但到楼上休息,金庸再把护士围裙袋里的扒了出来偷吃。
金庸的爱情
金庸一生经历过三段婚姻。
1948 年,金庸与第一任妻子杜治芬一见钟情,但好景不长,两人在 1950 年离婚。
金庸第二任妻子朱玫是个记者,两人 1956 年结婚,婚后育有二子二女。朱玫大力支持金庸的创作,甚至变卖自己的嫁妆帮助丈夫渡过难关。
但在 70 年代,金庸与小他自己 29 岁的咖啡室女侍应林乐怡发展婚外情,并于跑马地金屋藏娇。后被发现,金庸和朱玫离婚,娶了林乐怡作第三任妻子。
此外,金庸还曾追求过红极一时、才貌双全的影星夏梦。
后来,金庸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自己对不起第二任妻子。同时,他表示:一生只爱一个人,是很难的。
这不禁让我有所思考:一生只爱一个人,真的很难吗?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山盟海誓,互诉衷肠,恨不得掏出心窝,表明自己爱对方一万年。
年纪渐长,我越觉得两个人相爱容易,相处很难。一生很长,未来有何变故,不可预料。特别是男人,在功成名就后,自然有人投怀送抱,届时依然不忘初心,抵住诱惑,把持自己,是很困难的。
之前,看了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故事,我很感动,认为他俩应是互为一生的唯一挚爱。结果,在王小波去世后不久,李银河爱上了另外一人:大侠。
当然,我并不是指责李银河不够专一。我相信李银河与王小波的爱情是纯粹的,而她与大侠的爱情,也是真实的。
作为性学专家的李银河,她表示:我再次接纳一个人的唯一原因是另一次激情之爱。
金庸是否被过誉?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徘徊在我脑海中:
金庸是否被过誉了?
对金庸,外界有两种声音:赞誉 vs 批评。
赞誉
高晓松有一期节目,采访编剧史航,问后者:“金庸相比曹雪芹如何呀?”史航回答,话里之意,大概是可以比一比。
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靠解读金庸获得一大批粉丝。六神磊磊认为:金庸的书里除了家国,还有人道,金庸对他笔下的众生是悲悯的。这个悲悯是一个一流的作家,一个一流的思想者应该有的东西。金庸是巴尔扎克的外躯,雨果的灵魂。
而同为香港四大才子的倪匡、蔡澜,亦十分推崇金庸。
蔡澜表示:如果英文能够把金庸的小说翻译得形神兼备。那么,金庸得十次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为过。
而倪匡更是给出这样的评价:金庸小说,天下第一,古今中外,无出其右。
批评
李敖看不上金庸的小说,认为金庸写的东西不入流。当窦文涛问他看过几本金庸的小说时,李敖回答:“一个臭鸡蛋,要全吃掉才知道是臭鸡蛋吗?一闻就是臭鸡蛋嘛。”
王朔年轻时,写了一篇「我看金庸」的文章,他认为金庸小说:情节重复,行文啰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文章最后,他把金庸的小说、四大天王、琼瑶电视剧和成龙电影列为「四大俗」,觉得金庸读者品味有问题。
还有不少键盘侠,认为金庸才华不过如此,并且觉得香港四大才子浪得虚名。
我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评论一个作家,要拿作品说话。
在古典小说领域,金庸肯定是比不上曹雪芹的。而在武侠小说领域,曹雪芹没有写这方面的作品,无法比较。我觉得倪匡、史航等人过度抬高金庸了。当然,论华人作家影响力,毋庸置疑,金庸名列前茅。不过,从文学的角度上,《红楼梦》比金庸小说更胜一筹。金庸,或许可以跟写出《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罗贯中、施耐庵相提并论。
至于批评金庸小说的,我觉得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杠精」,看大家都说好,他偏说不好,以此来争夺话语权,吸引别人的注意。
在金庸之前,武侠小说是不入流的,而现在成了文学的一个门类,足见金庸作品的影响力。一部小说,做到雅俗共赏,是很不容易的。金庸做到了。
我个人对于金庸作品的评价:很喜欢。不过不应过分拔高,也不应贬低。评论一个作品是否能算得上经典,有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好的作品,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我相信金庸的作品可以。
你觉得金庸是否被过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