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协调差异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有利益相投才能同处,但一遇利益冲突,便互相拆台。”
【感悟】
朱子《集注》:“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一、“和”的境界
“和”的境界是什么样呢?大家都真心实意的积极为这个集体的良性发展献策献力,“不同”是什么呢?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不是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和”的深刻内含,是指将各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达到美好的境界。比如烹调,厨师能将酸、甜、苦、辣、咸合理搭配,达到一种五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乐,巧妙地将宫、商、角、徾、羽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五音共鸣、声在宫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乐。
如果好咸者一味放盐,好酸者拼命倒醋,爱宫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后果正如晏婴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左传·昭公二十年》)
二、“和而不同”是孔子悟出的做人智慧
孔子将“和而不同”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成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善于协调差异,可以宽容对待与欣赏,可以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与是非判断,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工不出力,还要与出力的人待遇完全一致,不讲求原则,争名夺利。如果一个集体中,这样的“小人”多,这个集体就只能是一盘散沙。
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有的走科技强国之路,在修养上都能尊重对方不同于己的意见,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与危机。
一个企业,一个集体,只有注重培养任用“和而不同”的君子,打造“和而不同”的气氛,才能够有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一个人也只有善于修养自己的“和而不同”的情怀,才能更有作为。
“和而不同”是孔子为人处世的高度智慧。我们不要等到将世事看遍,时光蹉跎,伤痕累累,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