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老子话写作29:圣人无为

文/樊荣强

圣人无为
《老子》第29章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其实有时候也挺啰嗦,好象担心读者搞不懂他要表达的意思,故而反反复复地讲。本章依然是通过一些现象,告诉我们,无为,无为,再无为。我将它通俗翻译如下:

想要夺取天下,或者想夺取天下之后,刻意的用人为努力去达成个人的某种目的,我看是不可能的。天下是神秘的器物,人不可能去干涉它,也不可能去把持它。想干涉的人,必然失败;想把持的人,必然丧失。因此,圣人不干涉它,所以不会失败;圣人不把持它,所以不会失去它。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天下万物原本的状态是:有领先前行的,也有尾追跟从的;有哈暖气的,也有吹冷风的;有强盛的,也有衰弱的;有能够承载的,也有可能崩毁的。所以圣人做事,总是摈弃一切强求的、奢侈的和过分的东西,不会有意去干涉、改变事物原本的状态。

老子讲的道理,看上去很有颠覆性、很深刻、很有启发,但不能说全对。如果你真要按他所讲的过日子,那就不必有什么人生追求了。

我们拿写作来说。

每个人写文章都是有目的的,大的目的,想以文章探究真理、改变世界;中的目的,想借文章扬名立万、升官发财;小的目的,想借文章渲泄一下个人情绪。但是,按老子的意见,你是不能有目的的,否则,你就达不成你的目的。

我常常要求学生刻意练习写作技巧,按老子的意见恐怕这也是错的,一旦刻意练习,岂非人为,恐怕要走上邪路。

所以,老子的话是不可以全听的。

但是,他讲的仍然很有道理。道理在哪里?就是告诉我们写作不能强求——这倒有些佛法的意思了,我们要有正确的写作心态。什么心态才是正确的呢?我结合老子本章的观点,试举两点:

第一,你不要抱着写出天下第一文章这个目的。比如你说你写小说,一定要拿个诺贝尔文学奖,这恐怕要害死你,而且死了你都还未如愿。只要你不带着过分功利的目的,不要让写作承载过多的意义,坚持不懈地写文章,轻松自在地写,做到“去甚,去奢,去泰”,也许某一天,突然你就功德圆满了。

第二,你不要害怕别人对你文章及文章的观点进行批评。老子说“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那么你写的若干文章,以章法论,就有好有坏;以观点论,就或是或非;以文采论,则或有或缺。因此,写了文章,就大大方方给给别人看,让人点评批评挑毛病,千万不能听到不好听的话就不开心,甚至要跟人对抗一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5,200评论 4 81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459评论 6 39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81评论 0 1
  • 同往年一样 今年我种了很多蔬菜与水果 也同往年一样 我希望它们长成这样…… 可现实往往是这样 …… 不过看到花开和...
    为卿画眉L阅读 76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