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项规定"为镜 照亮新时代干部担当之路

近日,中央指导组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再次为深化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按下"加速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更需以八项规定为行为准绳,在作风建设中淬炼政治本色,在实干担当中书写青春答卷。

一、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干部的必修课

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顽疾得到根本遏制。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同比再降21%,但"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动向警示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年轻干部要主动对照"八项规定"这面镜子,警惕"躺平式""佛系"等新型作风问题,把"三严三实"要求融入血脉。浙江省"90后"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式干部群体,正是以"白+黑""5+2"的实干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树立了新时代干部标杆。

二、实干兴邦是青春最亮的底色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场,在量子实验室攻关前沿,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用行动诠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政策服务专员"制度,要求35岁以下干部每周至少20小时下沉企业,这种"穿透式服务"正是八项规定"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要求的生动实践。年轻干部应当把创新作为破题密钥,在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用数字化思维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变种。

三、清正廉洁是跨越周期的通行证

警示教育片《零容忍》中"95后"干部张雨杰案令人扼腕。年轻干部面对"围猎"风险,更需系好廉洁"第一粒扣子"。深圳市推出的"廉洁成长导师"制度值得借鉴,由退休老干部结对指导年轻公务员,将"亲清政商关系"具象为日常行为规范。要善用"阳光政务"平台等数字化监督手段,让权力在探照灯下运行,真正把八项规定转化为抵御诱惑的"金钟罩"。

四、为民情怀是永不褪色的勋章

"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命题,要求干部们把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民生温度。上海市长宁区"早餐会"机制、重庆市"马路办公"等创新实践证明,作风转变的最终落脚点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年轻干部要练就"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的本领,在老旧小区改造、托育服务等民生痛点中践行初心。

新时代的考卷已铺展,年轻干部当以八项规定精神为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作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唯有将纪律规矩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方能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留下属于这一代人的奋斗印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