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谈谈ACT和正念的区别。正念,是2016年在中国很火的一个词,略懂一点心理学的人都听过它。
ACT是什么呢?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为“ACT”——“行动”的意思,不读A-C-T),是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斯(Steven C. Hayes)及其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以“正念”(Mindfulness)为基础的创新性的认知行为疗法。
2014年2月,正念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Time》的封面,正式宣告了“正念革命”在人类发展时代中的到来。其实,早在2009年,硅谷的众多名企如Google、微软、Facebook等就发起了每年一度的“Wisdom 2.0”的会议,主题是让这些名企的高管和正念专家对话。“Wisdom 2.0”的会议旨在帮助我们寻找一种在“喧嚣世界的静心之法”,或者说是“数据时代的平静之道”。而Google公司在日常员工的内训中已加入正念课程,每年4次正念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提高注意力、拓展思维空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正念是ACT的核心基础,然而ACT不只是正念。经典的正念训练方法如MBSR等往往强调人应当从“Doing”的生存模式转化到“Being”的存在模式,从而巧妙改变个体和心理问题的关系,有效应对人类心理痛苦的根源。然而,ACT在此基础上又前进一步,不只是从“Doing”转化到“Being”;更从“Being”转化到“Acting”。也就是说,ACT认为正念的练习是为了“有价值地行动”而奠定基础,Being是为了能够更好地Acting!
在ACT六边形的临床心理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两大转化的过程:
第一步是正念与接纳过程:通过接纳放下、认知解离、接触当下、以己为景四套可操性的技术体系,提升心理灵活性,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从无效的Doing中跳出来,成为有智慧觉知的Being,
第二步是承诺与行为改变过程:由接触当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承诺行动这四者组成,在心理灵活性提高之后带来行为灵活性,让我们在Being中看清内心深处的价值方向,从而更加有效地Acting,创造出你人生中真正渴望的改变。
ACT在以上两大过程中已经合二为一,带来心理的灵活性;激发行动的创造化作一段灵活地六边形舞蹈,这也是它为何被称作“接纳承诺疗法”的缘由。可见,ACT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喧嚣世界的静心之法”、“数据时代的平静之道”,更是被喧嚣世界和数据时代淹没的心智,汲取宁静的能量,被智慧的觉知唤醒之后,走向“价值人生的行动之法”和“正念时代的改变之道”。
ACT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在临床领域,ACT成为全球最大的心理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APA认可的循证治疗方法,在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病性症状等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领域,都有大量发表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其治疗的有效性,而ACT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对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也有积极帮助。
在非临床领域,如教育、企业、商业、养老、体重管理等领域,ACT通过“接纳承诺训练(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raining)”的方式帮助大众进行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提升员工绩效、改善家庭关系、应对孩子的“空心病”等教育问题、澄清人生价值、加速个人成长、澄清幸福真相。
爱因斯坦说,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
然而,行动需要智慧,ACT里面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