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用来「感受」的。同样一件事,注意力的落脚点不同,感受也就不同。
比如很多人把看书当成是一种计划,一年要看54本书,平均一周就要看一本书。这时,注意力的聚焦点并不在书的内容上,而在阅读的数量上。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每天必须看多少页的书,就成了任务。一旦这个任务有一次两次没达成,感受特别糟糕,没有激励感,就很容易放弃。
如果你换一种方式,把注意力放在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上,这时,你看书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
比如我,今年看了45本书,绝大部分的书都跟商业相关。实话说,我并不是爱看这些事书,而是为了从书里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用在自己身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随着找到的答案越来越多,通过实践后,冒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于是,每天看书找答案就成了必备的动作。我的注意力放在找答案上,这时我对书的感受,并不是一个每天要读多少页的任务,而是在内心深处充满了想要早日找到答案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书只是我达成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并不是目标。
你看,同样是看书,一种是苦哈哈地坚持,没有效果想放弃。另一种是尽情地沉浸在其中,不看不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把工具当成了目的,忽略了「感受」。
再比如到现场听音乐会,很多人的目的并不是音乐本身,而是拍照打卡发圈,用音乐会来衬托自己有品位的形象。
而真正有品位的人,他们在音乐会听到的是一首曲子的和弦、音色、节奏、不同乐器组合所传递出来的情绪、曲目创作的背景故事等等。这些内容,通常包裹着复杂的情绪感受,很难用言语表达。这种能够触碰心灵的爽感,才是真正的高级。
如果你想看这个人是不是真懂音乐,你就看他跟你聊天的内容里,着重描述的细节是在拍照打卡上,还是在曲子里所传递的细节感受上。而聊天的内容,就反映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是一类人,就很难聊到一个频道上。而很多聊天的场景看似聊得很热闹,如果你仔细用心倾听,以自我感受为中心输出聊天内容,完全在意的是自己的爽感,而对方是否真的需要这些内容,彼此却并不在意。
在这样的场景下,倾听,才是更好的沟通。听对方说,自己顺着对方的感受做深度追问,对方的感受被你看见了,他就会觉得你懂他,就很容易建立起深度关系。
注意力的落脚点不同,感受也就不同。重视感受,这辈子才不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