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就有小公司陆续联系学员了,为什么说小公司呢?因为我们听到公司的名字后基本上会上网查询一番,毕竟每个人都心仪大公司。然而即便是小公司,对我们的要求还挺高,给我们学员轮批电话面试后基本上都说“不行,很多问题回答不上来”,而我们几个技术稍微好点的“优等生”,被培训机构安排到了最后面,说白了就是让技术不好的同学尽量先走。
我记得一天上午十点钟,几个同学被总管老师叫进办公室后,过了差不多半小时他们就陆续回来了,对于我们从没接受过面试的学员来说,自然想听听他们面试的问题以衡量自己的技术水平。正当我们热情地讨论问题时,总管老师又进来了,让我也过去面一面,说实话我当时的内心经历了期待、忐忑和怀疑的复杂情绪。期待自然是想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力“秀”一把,如果能直接找到心仪的工作那自然是极好的。忐忑是因为我从来没有面过试,我不知道真实项目中的问题与我们培训的内容是否吻合,毕竟纸上学来终觉浅。同时我也担心自己身为技术班长如果面不上不仅丢自己的脸,也会让面试老师看扁其他同学。至于怀疑,是因为老师曾说过让技术不好的先面,而我在老师眼里自然是技术好地那批。
或许是培训时间训练了“老道”的性格吧,当我接起电话后反而不觉得紧张了,就耐心听完老师的问题然后作答,问了七八个问题吧,我也有两三个没答上来,通过电话里传来的“嗯”我判断自己总体还不错。
当我回到教室的时候,同学们自然也找我问东问西,“章磊,问你什么问题啊,难吗?”我只能实话实说。没过一会,总管老师进来了,主要是反馈刚才的面试情况,“面试结果出来了,总体不太乐观,除了章磊还行”。这句话自己写出来还真有点自吹自擂的感觉,不过这确实是她的原话,为什么我对这句话记忆犹新?说实话我曾因为这句话儿沾沾自喜过。至于为什么最后我没去那家公司,因为面试完那个公司就没有下文了。当然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公司压根不想招人,二是面试的所有学员包括我在内都不入人家法眼。
差不多半个月后,也是我们面试期的尾声,学员基本上都走一大半了,有的去了在当时看来还不错的大公司,还有很多去了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地点也是全国各地,不过基本上集中在长三角。他们一走,原来嘻嘻闹闹的氛围一下子就冷清了很多,再加上部分学员因为学校原因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暂停学习去了学校。因为是一个个走的,所以也没办什么送别会,而我们留下的几个学员,除了在内心恭喜他们以外,只能尽量让他们的面孔在脑海里多停留一会儿。若干年后,当我看到电影《芳华》中文工团解散的画面后,又莫名地伤感了起来。
他们走了,该轮到我们几个找工作了,那时候也没有投简历的想法,就等着公司过来选我们。
我清楚的记得一个上午,总管老师说有个公司下午来教室面试,让我们都可以试试,字里行间透露出公司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其实早在培训期间我们就听说过这公司,不过名字很难念,再加上他们要求挺高,所以我们也就不敢“奢望”了,只知道它在我们软件园附近并且福利待遇比较好,至于哪个方位我就从来没了解过了。
当天下午,一位五十岁上下、西装革履的长者如约而至,虽身高不高但很有气质,和蔼慈祥的面孔一下子冲淡了我们的紧张情绪,先不说别的,仅看他的衣着便知道是大公司出来的,反正从他进来的那一刹那,我仿佛对公司有了好感。
和印象中的招聘老师开门见山不同,他更像学校里的老师,语气平和地和我们讲述他的过往经历。从他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年轻的时候他也曾是编程爱好者,甚至用极客形容都不夸张。当他讲到自己曾用c写了一个蜡烛火焰效果激动得睡不着觉地时候,我们明显能感受但他的激动之情,就像一个老小孩一样,沉浸在童年的欢乐之中。
他的故事很有感染力,也很有教育意义,至少告诉我们一位合格的程序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当我们以为自己很有能力并且是同学中的佼佼者的时候,他让我明白了我们的技术只是皮毛,而这份威慑力不是来自于他的故事,而是他聊到技术时眼里透露的那份自信,至少我没有!
时间过得很快,说着说着就快五点了,老师让我们第二天上午去公司做笔试。
经过一晚上的临时抱佛脚,第二天上午九点我们准时去了公司。公司是六层高的整栋楼,与软件园仅隔了一条马路和一条河,土灰色的建筑从外面看过去毫不起眼,也难怪我们经常会擦肩而过。
进了公司之后便感受到了大公司的气氛,前台小姐长得很好看,公司职员都戴着工牌,透过玻璃窗看到他们在电脑前热火朝天地交流,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公司的感觉,“我好想进去!”这是我走完过道后的真实想法。
说实话笔试还比较容易,差不多一小时阅卷后,通过的面试者被叫到另一个教室,除了我以外,还有几个同学也通过了。大家似乎都掩不住内心的兴奋,毕竟我们进了培训时期被老师们“吹破天”的好公司。
由于才大四上学期,所以我们只能算实习,实习工资是80一天,公司包住,宿舍还在软件园。虽然工资不高,但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总算可以养活自己了!
我们几个通过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总管老师和项目经理那里,他们除了祝贺以外便找我们“讨教”面试经,而我们自然是和盘托出,所以那段时间我们会偶尔穿梭于培训教室与公司之间。而我自然很喜欢跑,毕竟培训班那边有很多刚认识的“老朋友”。
找到工作后,仿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正如高考后得知考中的心理一样。恰巧那段时间还有几位同学等待入职以及准备带下一届的项目经理熊哥,所以我们趁双休就聚在一起。
年轻人嘛,说聚无非就是吃个烧烤或者去网吧,对于没钱的我们,自然选择了后者。当时dota很火,正好我们五个人经常开黑,尽管我是新手经常送一血,但是跟在他们后面玩得也是不亦乐乎。彼时的熊哥在我们心里早已不是什么老师,就跟哥儿们一样。
这样的日子不知道持续了多久,大家就各奔东西了,三个去了上海,我留在了无锡,熊哥在我们的劝说下也终止了培训老师的岗位去了北京。自那以后,我和熊哥的联系也只有QQ了,后来便再也没有联系了,或许,这就是相忘于江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