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绝大部分的自我合理化,都是迫于无奈。但是也有人在很多领域就用它来赚钱。
第一次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我是非常的兴奋的,觉得创作这个词语的人的伟大,因为它帮我解释了生活,商业中关于人性中很微妙的一些行为。之前是用虚荣心,消费没原则,死要面子等词语来标榜的,但是这个词语的出现,帮我诠释了这些现象。
1.生活中的场景
a.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问他今年要不要回去过年,他说:“过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做,也挺无聊的,还得听长辈的唠叨,不如待在我现在这里,有吃的,又不用听他们唠叨,不用跑来跑去,多好。”
——春节对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很期待的节假日之一,心里有多想我想都能够感受出来。所以哪里是如他所说,根本原因是没有赚到钱,回去也得开销,没钱开销都是算计着来的。所以找些牵强的借口来进行自我合理化,来得到内心的些许安慰。
b.有个朋友跟我聊天,聊天中聊到车子时我说了句:“最新款的SUV型保时捷真的好好看,努力赚钱,定个小目标,买它”。接着他说:“车子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对车子要求这么高干嘛。我觉得像我现在这辆车(落地价5w)就挺好的,又不耗油,又不用风吹日晒,又不用天天打理,又不用经常去4S店保养”。
——饥寒起盗心,温饱思淫欲。我想一个有钱的人都会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面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绝不止把车当做代步工具,还会有更多的含义,比如:个人价值,社会地位…,只有没钱的才会找个理由自我说服自己。
c.一个玩吉他认识的琴友,一起讨论视频中一把5w多的吉他时,我来了句:“音色浑厚,干脆,没有额外的杂音,听起来真的舒服”。他随后说:“像我们都是初学者,有把这么好的吉他我们也听不出音色跟其他的普通吉他差别在哪里,不适合新手”。
——学过吉他的人都知道,越是初学者,越是要一把好的吉他。如果刚开始学习的吉他都是音色不准,琴距很高,琴弦很硬的话,除了打击学习的兴趣之外,还会对以后的吉他道路有很大的影响,很多音还得重新矫正。说新手不适合要这么贵的吉他,都是扯淡的自我安慰,自我合理化。
2.商业上面的体现
做过或者了解过销售的人应该知道,厉害的销售都是让客户自我说服自己,自我合理化的。
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没有自己的消费原则,是否愿意买单,取决于他们的虚荣心,感官感受。
a.之前做大学生教育培训,讲师推高阶课程的时候,就是通过把学生的各种问题都直接讲出来,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面,随后给学生看各种有此类问题不解决今后会怎么样的资料,视频给他们看,制造焦虑和危机,学生看完之后就要学生去台上发言。
发言就是自我说服,自我合理化的过程,因为他们能够上台说,心里已经肯定自己有问题的,需要解决(但其实很多没有问题的,也不用学)。不光台上的人在自己说服自己,台下的学生也会被台上的学生影响到,自我怀疑到最后的自我说服,到最后成交。
b.记得之前跟一个女同事去买衣服,她看到一件妮子大衣,过去试了一下自己也挺喜欢的,但是她这次不是来买大衣的,而是毛衣和裤子。销售员看到她挺喜欢的,然后就从皮肤,身材,当前这身衣服的搭配,发型这几个角度详细的说了一顿之后,她就买下来了。
事后我很不能够理解,就问她:“我记得你有一件差不多的,为啥又买一件,而且你今天又不是来买衣服的”。她的回答确实让我惊讶,她说:“家里那件颜色没有这件好看,跟我这个发型也不太搭。”我就知道又是一个被洗脑之后,自我合理化掉的愚蠢消费,一个星期之后出去跟她一起吃饭她说真的后悔买了。
人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高级物种,明明就是想要跟自己说法完全不同的结果,因为无奈,喜欢自我合理化掉来安慰自己,让自己没有太多心里压力。而有心者就喜欢利用人的这一奇妙的心理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