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吃饭、喝茶都听着某电商平台“小作文”发酵的故事,身边的大聪明、小诸葛洋洋洒洒批评某电商老板,听了好几天,我第一个感觉就是:
大部分人都没干过销售,更别说当销冠。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因为不会宫斗、不会向上管理、不懂人情世故,被某家思想深深禁锢,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忠臣良将,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朝廷的手中。很多权臣奸相的这个技能点直接满分: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坦白说,多读点历史,特别是《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近一点的可以读读《曾国藩家书》,再近一点的可以看看《激荡三十年》。
就明白,各行各业都杀驴,尤其销售行业。
一个社群小伙伴问:销售的晋升路径是什么?
我先反问:你觉得是什么?
他回答:先是基层销售员,然后是销售经理,然后是大区总,最后是分管销售的副总或者总经理。
我又问:销冠和销售总谁对公司更有价值?
他回答:肯定是销冠啦。
好咧,喝完这一杯,以后咱们还是少联系。
你要是销冠,我是销售总,我第一件事就是把你给卸了。
很多时候在公司的业务体系中,销售这个岗位,客户都是一线销售主要对接的,销售总一般不会直接谈客户,最多帮销售人员在最后成交前谈一把。
销售总主要负责的是销售渠道和超级大客户的关系维护。
在公司,大部分领导的薪资构成都和一线销售不一样,特别是B端业务。
单从提成比例来说,销售代表往往更高,很多销冠的收入是高于他的领导甚至他领导的领导。
因为升职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
在任何一个比较正规的公司中,销售流程都是把销售的客户变成公司的客户。
对平台型公司来说,就是把销售人员变成平台的工具人。
平台是非常忌讳客户只认某个人的,尤其是能动摇平台根基的大客户,只掌握在某个人手里,是非常危险的。
以前我记得某个公关公司在上市前做尽职调查,发现某一个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接近总收入的1/3,前五大客户占比过高,监管单位还专门让这个公司解释其合理性和抗风险能力。
小朋友都知道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平台型公司必须做品牌、做产品、做影响力、做流程、做标准,而不是培养大销售、大商务,必须对客户有把控力。
如果整个公司的销售要一个人去扛,这对老板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几千年了,诸葛丞相也就出来了一个。
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如果创业者和投资人说我赌我的团队很稳定,我赌我的合伙人价值观一致,估计投资人真想两个大逼斗给到自己,为啥要和这个创业者浪费时间?
这是能赌的事情嘛?
特别是这次某电商平台因为“小作文”,一周之内掉粉超过200万,我猜只能是更加坚定了后面要去中心化、去明星化的目标。
还有几个大主播当家的直播公司,要不然是师徒关系、要不然就是自己家的企业,所有利益都在自己家,关起门来吵一架就解决了,走的肯定是外人。
某大厂P9不就是前几天的案例嘛。
确实有些销售会觉得:客户是我谈的、产品是我卖的、钱是我要出来的、客户关系也是我维护的,然后感觉自己“养活了公司所有人”、“没我公司就得停工”。
从我的经验来看,客户绝大多数都是看中公司的品牌和产品,还有售后服务,只认销售或者销冠的还是极少数。
有一些行业例外,比如我有个朋友就很认一个技师,每次技师换地方了,他也就跟着换个办卡的地方了。
咱也不敢多问。
很多销售行业的人流动得很快,是因为任何人手上的渠道和资源都是有限的,现有的渠道用完之后,再去开发新的渠道,周期长,也不会很容易。
不过,销售也是最容易找工作的岗位,没有之一,最厉害的销售要具备两个核心能力:
1、能把客户直接带走。
2、拓展新客户。
从这个角度看,我挺小董同学,因为他二者兼备,又能带走老客户,又能开发新客户。
周末和西安搞证券的小伙伴喝酒,他说银行证券业也差不多,多少年了。
对于普通背景的年轻人来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该吃苦吃苦,该复盘复盘,努力提升自己,然后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路。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菜根谭》
不多说了,希望对大家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