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泛滥的时代,有大量的信息不断地涌入,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所以会有不同的想法。看一件事情不能只看到一个点就偏听偏信,要客观评价一件事必须深入了解事情的原委,而先入为主地判定孰是孰非,我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很可能就误解了或者会错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过分地指责或者盲目地相信,都不算聪明的做法。
带有个人情绪地去批判或指责别人的行为时,我们是否能做到不会因为个人的偏见而误解了一个人的善意呢?我们都不是圣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在血冲到脑门的那一刻还保持理性。因此,有人曾说过“永远别在生气的时候下决定”,我觉得,也别在冲动的时候评判是非。怀有恶意地去揣度别人的想法,其实同时映射出了内心里那份小小的不善良。因为网络的虚拟,很多时候在现实中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份恶意,以为在虚拟世界里就可以将自己隐藏起来,戴上面具肆意地做生活的差评师。“对别人的生活说三道四时,只有两个价值可言。一是证明自己卑微的存在感,二是证明你过得不如他。”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大千世界中总会有不喜欢你的人,眼里满是缺点;但幸运的是,还有喜欢你的人,会因为看到你的好而不过分在意你不好的一面。生命那么短暂,为什么要把时间花费在评判别人的人生中度过?又或者在别人的眼光中变成了一个不喜欢的自己呢?做好自己觉得值得的事情,这个世上最难做到便是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给他人造成麻烦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改之,无则加勉。沟通的方式也很重要,人的思考也有局限,可能有些时候人都不能考虑周全,难免有失偏颇。你发现了别人的不足就善意指出,别人也会因此感激你的指正。带有情绪的指责向来都不是智者的做法,反而会有咄咄逼人的气焰,灼伤了别人不说,也丢了自己的风度。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时刻理智,但是至少不要做生活的差评师,贴标签的同时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向来欣赏那些遇到无端指责依然能保持风度的人,淡然处之,仿佛看透了人性,却不放弃纯粹的美好来接受这世间的好与坏。大概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吧,有自己的思考,不做冷眼旁观的看客,也不做盛气凌人的批评家。只是葆有那一份初心,尊重不同的声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切能帮助的人。拥有思考习惯的人,不轻易对任何事情下定论,而是会以旁观者冷静地看待事情。越是智者,越能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温润如水令人舒服。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可以不认可不同的观点,但不代表可以不尊重,而尊重是最基本的修养。有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做好自己能做的,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里难能可贵。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有自己的判断而不随波逐流,更能看清事情的全貌,也不致于被流言蜚语轻易动摇自己的坚持。学会思考,不浮于表面钻牛角尖,也不轻易下定论,用内心的标尺去衡量。毕竟,这也是一种善良。
只愿世界能多一份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