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七十八):种瓜得豆。
光绪二十一年的冬天,踌躇许久的张之洞上了一道奏折,奏请在南京创建一支按照西法编练的新军,命名为自强军,也就是日后雄踞的东南的“南洋新军”。次年,自强军正式组建成立,全军包括步兵、骑兵、炮兵以及工程营等兵种,虽然只有两千八百余人,但是战力超群,与北洋新军的前身“定武军”,成为清廷所引以为豪的两支新军力量。
对于教官的选择,热衷于西法练兵的张之洞认为:“非认真依照西法,急练劲旅,不足以御辱。”所以聘请德军教官三十五人,担任协、营、哨等级别武官的正职,而即使是副职,也均选自天津、广东武备学堂的“壮健有志,不染习气者”,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然而纵横宦海多年的张之洞,虽然将指挥权交予洋人,但是惩责权则收归清廷武官。
作为掌舵江浙之地的两江总督,张之洞有充裕的薪饷来源为南洋新军配备欧洲先进的陆军装备,水平与清廷主办的定武军相比也堪称豪华。与此同时,兵勇们的薪饷待遇也很高,在当时兵勇们每月平均可以拿到三两六钱的银子,各级武官们还会有伙食和衣履的费用补贴,但是洋人教官们的收入则更是高的惊人,虽然仅有35人,每月却需银子9000余两,平均下来薪饷水平是清廷士兵的70倍。
识人善用的张之洞,根据江北人较为强健的特点,主要编练为步兵与马队,而根据江南人较为聪颖的特点,主要编练为炮兵和工程营,兵勇中还有不少人都是能读会写,风气甚佳。几年后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又编练了湖北新军自然也属于南洋新军的序列,而且很多人都有文化,这里自然有最早在南京编练的“自强军”的影子。而继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与张之洞一样都是对清廷忠心耿耿的老臣,所以在任上也一直保持着这支新军的规模,未曾想过拥兵自重,所以一直未予扩建,在营队和兵员规模上一直比不上北洋新军。
最终在光绪二十七年,清廷调动驻守南京的自强军开赴山东,划归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节制管辖,不久袁世凯继任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其后接管编练北洋新军,这支南洋新军也随之编入北洋新军第四镇,一代香帅张之洞亲手打造的这支“自强军”,就这样赠人玫瑰,他更不会想到自己苦心孤诣打造的南洋新军中的湖北新军,更是在其死后成为了清廷最早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