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好声音训练营辅导员的任务,我有了第一次尝试剧本改写的体验。
读原文,进行角色分配,根据自己理解想象标注人物说话口气,虽然很稚嫩,但终归是完成了,留在这里做个纪念吧!
红楼梦之黛玉进贾府剧本片段
【屋外,下轿子后】
旁白:黛玉自弃舟登岸以来,在众仆妇和小厮们的簇拥下乘轿进城,因她之前常听得母亲说起,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所以,她惟恐被人耻笑,一路上不敢轻易说话,只是在轿中从纱窗往外瞧。
旁白:经过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荣国府,绕过荣府正门,从西边角门进入,轿子最终在一垂花门前落下,众仆妇上前掀起轿帘,扶黛玉下轿。黛玉进了垂花门,只见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旁白:黛玉刚注意到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三四人就过来争抢着打帘笼。
丫鬟一(急忙笑迎上去):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丫鬟二(忙跟过来迎接黛玉):姑娘走好。
丫鬟三(向其他姑娘喊):林姑娘来了,林姑娘来了……
丫鬟四(向屋里喊):林姑娘到了……
【进屋后】
旁白:黛玉进入房间,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了上来,黛玉猜出这老母定是外祖母。正欲拜见,外祖母却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地叫着大哭起来。
邢夫人(搀扶着老太太):老太太,林姑娘来了,好不容易见面,就高兴点吧。
旁白:这个场面令所有在场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跟着哭个不住。众人只有安慰,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哭泣,黛玉拜见了外祖母。
贾母(抽泣后,看看林黛玉,又望望邢夫人,指给林黛玉):这是你大舅母。
黛玉(上前欲跪拜,但被人扶起,弱弱地喊了声): 大舅母。
贾母(看看王夫人):这是你二舅母。
林黛玉(乖巧地跟着应声):二舅母。
贾母(指向贾珠的媳妇):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黛玉(亲切的):大嫂。
旁白:这时,贾母才注意到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于是转向身边的贴身丫鬟鹦哥。
贾母:鹦哥,以后你就服侍林姑娘吧。记住:要像待我一样带她。
鹦哥(很顺从地):是。
旁白:接着,贾母又对鹦哥吩咐
贾母:快去请姑娘们都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用上学去了。
鹦哥(干脆地):是。
【三“春”来后】
旁白:鹦哥出去不一会儿,就见三个奶嬷嬷和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皆是钗环裙袄,一样的妆饰。
旁白:打头的是迎春,她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迎春(热情地):可把你盼来了,一路上累了吧?
王夫人(赶忙过来给黛玉介绍):这是你迎春姐姐。
黛玉(礼貌地起身见礼):姐姐。
迎春(笑应):妹妹。
旁白:继而,王夫人又转向探春姑娘,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王夫人(迟疑了一下,含含糊糊嘟囔):这是你……
黛玉(赶忙,利落的):二舅母,我属羊。
王夫人(会心一笑):那就是探春妹妹了。
黛玉(看了探春一会,甜甜地):妹妹。
探春(很亲昵):姐姐。
旁白:这时,王夫人已把目光移到了惜春身上,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姑娘。
王夫人(和蔼的):这是你惜春妹妹。
黛玉(笑应):妹妹。
惜春(握住黛玉的手,很兴奋地):姐姐。
王夫人(招呼大家):来,大家都坐吧,别站着了。
旁白:大家都坐了回去。丫鬟们斟上茶来。开始说起黛玉母亲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又如何送死发丧的事。贾母看了看黛玉,不免再次伤感起来。
贾母(看见黛玉,满怀伤感地感慨):我这些儿女里,最疼的就是你的母亲了。但她却先舍我而去,还未能先见上一面,今日见了你,怎能让我不伤心!
旁白:说着,又将黛玉搂在怀里,开始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才停歇。
王夫人(走过来,摸摸黛玉的头,满含爱意):这孩子,看起来有不足之症,常吃什么药?为何不急于治疗?
黛玉(微笑着):我自来就这样,从会吃饭起就吃药,直到今日未曾间断。请了很多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说来了个癞头和尚,说要让我去出家,我父母婉言拒绝了。他又说:‘既然舍不得他,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想要好,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再哭;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他疯疯癫癫的,说了这些无稽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贾母(有点迫切):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旁白:一语未了,就听后院中笑声郎朗,接着便听有人说话。
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心理活动,纳闷的):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肆无礼?
旁白:正思索间,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贾母(带黛玉拜见王熙凤,笑着说):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吧。
旁白:黛玉听后,尴尬地不知以何称呼,探春见黛玉不知所措,忙出来解围。
探春(善解人意的):这是琏嫂子。
黛玉(陪笑见礼):嫂子。
旁白:黛玉虽不识,但曾听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王熙凤握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又将其送回贾母身边坐下。
王熙凤(夸赞羡慕): 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个儿可是头一回见呢!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倒像是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如此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旁白:王熙凤说完,便用手帕去拭泪。
贾母(嗔怪):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提了。
王熙凤(转悲为喜,讨好地说):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旁白:王熙凤又携着黛玉的手,关心地问候起来。
王熙凤(关切地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王熙凤:(转向婆子们,命令地问):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快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息吧。
旁白: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王熙凤亲自为黛玉捧茶捧果。
王夫人(忽然想起):凤丫头,月钱放过了吗?
王熙凤(得意地答):月钱早已放完了。刚才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半天,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和善的):没什么要紧,也该随手拿出两匹来给你这个妹妹裁衣裳,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吧,可别忘了。
王熙凤(赞同的):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旁白: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令两个老婆婆带黛玉去见两个母舅。
邢夫人(忙起身,笑着说):还是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吧,倒也方便。
贾母(笑应):也好,你也去罢,不必过来了。
邢夫人(利落的):是。
旁白:于是,邢夫人带了黛玉与王夫人告辞。
黛玉(有礼貌的而又乖巧的):我去了。
旁白:大家一起起身送他们到穿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