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语
最近读日本设计师黑川雅之谈美学的文章,看到一段话。他说:
世界最初就是一个整体。然而广阔的整体会令人不安。为了消除这种不安,人们学会给具备显著特征的局部命名。于是,就有了山峰、峡谷和平原。
但是把山峰、峡谷和平原连接起来,就能构成世界吗?不是的,它们只是「中心点」。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大量平缓的、过渡的根基。它们是无法命名的部分,也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无独有偶,认知语言学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我们脑中的概念,并不对应着真实世界,而是真实世界的「中心点」。
为了让广阔的世界变得有序、结构化,我们把世界拆分成一个个部分,对其进行概括、归纳、分类,把复杂的世界抽象成一个个具备显著特征的「范畴」,再对范畴命名 —— 这就形成了「概念」。
但是概念能代指真实世界吗?不行的,它们只是对真实世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会丢失大量信息。
为什么说这些呢?主要是想表达一个观点:
很多人总是喜欢追捧各种方法、技巧、模型、工具……不是说这样不对,但它们只是「中心点」。如果缺乏了「根基」,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2、知识分类
我们日常学习的知识,通常有这么两大类:
第一种叫做 Know-what: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比如:这个术语是什么意思?这个领域是研究什么的?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什么?等等。它可以帮助我们「辨认」世界。
另一种叫做 Know-how: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比如:怎样操作这个程序?怎样应对这个情境?用什么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等等。它可以帮助我们「干预」世界。
许多人喜欢追捧后者,把它叫做「干货」。于是,许多课程总会打着「即学即用」「碎片学习」「5分钟学会一个方法」的口号;许多人也会习惯性地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
- 你讲得很好,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 简单点,结论是什么?
- 我该怎么做?
这几年来,这种过度追求结果,追求短、平、快的现象,甚嚣尘上。大家要么追求「速成」,对复杂的分析、论证过程失去耐心;要么一味模仿,懒得去思考这样做的原因,反正跟着教程来,做到一模一样就对了。
这不是一种好的心态。
如我一直所强调的:真正有效的学习,绝不应止步于「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去探究背后的「为什么」。亦即 Know-why。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任何方法、技巧、模型、洞见、灵感……都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对情境和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抽象。也就是说:它们只是「山峰」。
那么,山峰的根基是什么呢?就是方法和技巧背后的原理。具体而言,包括:
- 1)来源:它为什么会存在?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2)核心:它的本质是什么?它可以简化成什么?
- 3)目标:它的作用是什么?预期的效果是什么?
- 4)路径:它是如何起到作用的?起作用的方式是什么?
所以,尽管我每篇文章都会提出很多方法和模型,但是我一直告诫大家:不要太注重这些方法,它们只是「中心点」而已。你要做的是去思考:它们是怎么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会花很多篇幅去讲底层的原理和逻辑。有些同学不太理解,也有人问我:能不能把它们精简掉,做成一个个工具包,直接告诉我们:我该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工具,如何用,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当然可以,但这样一来就没有意义了:你很难真正「学会」一样东西,你只是在模仿别人的用法。
要知道:方法只是一种参考方向和示例,背后的逻辑才重要。很多时候,理解了背后的原理,你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归纳出一套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3、打造个人的学习方法
拿几个最简单的方法, 举例给大家看:
3.1 番茄工作法:把任务切割成25分钟一段,定闹钟,每25分钟休息一次。
它的本质是什么?是「人专注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这段时间一定是25分钟吗?当然不是,它是因人、因任务而异的。有可能5分钟,也有可能是半小时,要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定。
更进一步,你一定要给自己设个闹钟吗?一定要以一个固定时间为单位吗?当然也不是。你完全可以「集中精力工作,感到累了就起来休息几分钟」,这样更主动,更不容易被打扰。
所以,我之前在文章里分享过我「小步快走」的工作方式:把任务切分成一个个小问题,集中精力在一个问题上,攻克,然后休息一会儿,继续下一个问题。这是番茄工作法吗?当然不是。但如果往深层次的逻辑挖掘,它们其实是一致的。
3.2 康奈尔笔记法:把一页纸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记录信息要点,一部分提炼关键词,最后一句话总结。
它的核心是什么?就是「通过关键词回忆要点,来帮助自己记住信息」。那一定要用纸质笔记本、下载模板、按部就班去操作吗?当然不是。你在日常的笔记里加几个关键词,复习时先看关键词就可以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分享过类似的方法:用自己的话总结原文,不要直接摘抄。复习时先回想原文的大意,再去看原文。如果你真的理解,那你应该能够发现,它和康奈尔笔记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3.3 再比如思维导图。
很多同学问我怎么看待思维导图、有没有什么技巧,我只能说:我不用……
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思维导图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一个层级分类的大纲结构。那我用纯文本就可以了,还自由得多,为什么非得费劲去画一张图呢?
至于色彩、图形、右脑刺激这些,有伪科学之嫌,就不提了。
当然,思维导图也有它自身的优点:好看,有高级感。这一点是纯文本无法比拟的。
所以,讲这些呢,不是为了否定这些工具 —— 这完全没有必要,我希望大家做的,是去思考:这些工具和方法,脱离了它们的「名字」之后,背后的内核是什么?它们作为「中心点」的「根基」又是什么?
不要仅仅停留在「山峰」上面。
4、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呢?
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三步:
- 1)拆解方法背后的逻辑,亦即 know-why
- 2)思考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 3)根据2,对方法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自己,成为新的 know-how
这样看似很麻烦,比起「即学即用」,多绕了整整一大圈。实际上,如果缺少了这个流程,你就永远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并没有真正地学到东西。
所以,有些学员和读者会问我:老师,我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我一般都会回答说:你自己感觉一下,只要觉得顺手、适合,就是好的。
就是这么简单。生活不是考试,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更适合自己」的答案。
那么,再回到前面的几个例子。
我是在劝说你不要去用这些方法吗?当然不是的。如果你工作起来容易忘记时间,那完全可以设番茄钟;如果你喜欢画图,那当然可以画思维导图;如果你喜欢整洁、格式化的笔记方式,那专门做一本康奈尔笔记本,也毫无问题。
再比如: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分享过我的记账方式:用「余额相减法」和「大笔开支法」,记录一个月的支出,让自己心里有数。
这种方式适合什么样的人呢?适合像我这样,需要知道每月开支的大致数目,无需精确了解具体分类,又懒得去逐笔记账的人。如果你跟我一样,那肯定会很舒服。
但如果你对数字极其敏感,需要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衣食住行分别花了多少,每天、每周的钱都花去哪里了……那这种方法就完全不适合你。
所以,重点在于,跳出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去思考:
- 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 我可以借用什么东西,来满足我的需求?
简而言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学习的目的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这个时代,一切都太快、太急、太不确定。因此,许多人都会「等不及」,不想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系统的思考上面,总想着走捷径,更快地抵达终点。
人为了不思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但最关键的问题恰恰就是:学习是没有终点的。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会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方法,能够实践应用解决一个问题吗?其实都不是。学习的目的是在过程里,而不是在哪一个终点上。
就像健身一样。健身的目的是什么?是做完一整套动作吗?不是的。是在做这些动作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肌肉,让自己更好地调动和使用自己的身体。
学习也是一样的。学习的目的,恰恰就是在接触新知识、处理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大脑,让自己拥有「能够更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 而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本身。
用神经科学的话来说,就是利用神经元的可塑性,重构和优化神经元的联结。
也就是说,许多人所竭力避免的思考本身,正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获所在。
所以,我曾提到:许多坏信息的特征,就是只告诉你答案,不告诉你过程。这样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们迎合了我们的需求:帮我们节省了思考的过程。
但长此以往,我们的大脑就得不到锻炼,慢慢的,就会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愈发难以思考复杂的问题。
6、学习方法
所以,我在之前讲读书的文章里,提到过一个观点:许多时候,读书的收获往往不在于这本书本身,而在于你阅读过程中,让大脑高速运转,所产生的一连串火花和联结。
同样,读书很多时候压根无需去记得「这本书讲了什么」「这本书的结构是什么」—— 这并不重要。你通过阅读这本书,想到了什么,想通了什么,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不妨把读书当作一种跟作者的平等对话。最有价值的,是在对话中,理顺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得到启发和灵感。
也许有朋友会问:如果我读的是一本完全不懂的书籍,没有任何知识基础,我怎么可能做到「平等对话」?我当然只能全盘接受对方的信息。
这种情况,就是你的读书方式不合理。我们都知道,最有效的学习是什么呢?是「i+1」。亦即:基于你已有的知识基础,去读「稍微高出现有水平一点点」的东西。
如果你从零开始,去读一个你完全不懂的领域,那步子就迈得太大了。你很可能整本书囫囵读下来,仍然什么也得不到。
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我自己的经验是,分成四步走。
- 1)拆解:先从待读的书里拎出一个知识点。
- 2)包围:集中精力去攻克它,可以结合横向阅读、主题阅读,不局限于这本书本身,多广泛去查找资料。
- 3)内化:把这个知识点理解透彻之后,再回到第一步,寻找新的知识点。
- 4)输出/应用:对自己已学到的内容,找机会去输出和实践,让自己更好地掌握它们。
这样看起来会比较「低效」,但实际上,这才是真正有效、真正能够学会知识的方法。
基于这个方法,我总结出了一套「三层学习环」,主要针对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6.1 拆解
很多学员经常问我:你讲了那么多方法,怎么用?总有种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感觉。
我每次都会回答:不要想着一次性掌握那么多方法,先拎出一个来,找出它的「最小可行性模式」,把它作为一个练习,不断通过练习去熟悉它,直到内化。
什么叫「最小可行性模式」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方法最本质的核心模型。亦即,去除了其他的步骤、环节之后,它所能够生效的结构。
举个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一个「一……就……」的习惯养成法。如果你理解了它的原理,就能够知道,它的「最小可行性模式」,就是:
「当 A 发生时,我就 B」—— 这里的 A 和 B,是两个瞬时的、简单的、独立的事情。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我们对新信息、新技巧的掌握程度,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E=K/I。
- E代表掌握效率,
- K代表你已有的背景知识,
- I代表新信息的复杂程度。
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包围式学习」:你拎出来的知识点越单一、越简单,对其进行的「包围」越完备,掌握它的效率也就越高。
6.2 场景
拆解完一个方法之后,下一步,就是想办法去创造场景、寻找场景,把方法放进去,看它是否适用。
如果生活中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那很好,直接上手用一用,看它能否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如果没有,那就去从自己惯用的行为模式入手,有意识地把旧模式替代为新模式,上手试一试。
很多同学总喜欢别人把情境总结好,直接打包来用 —— 但其实这样意义不大。原因正如前面所说,要想真正熟练掌握一种工具,你必须上手去用一用。哪怕用的情境不对,也能更有效地帮助你增进对它的「经验值」。
所以,不要老是想着抄捷径,多动手去尝试。探索的过程,既是增进熟练度的过程,也是让自己成长的过程。
6.3 感受
在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整个过程的感受。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本质,就是把「以别人为主体」的行为模式,迁移到「以我为主体」。
任何一个方法,都是别人经验和经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当你想把别人的经验复制过来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一定不是能够100%无损还原的:它一定会因为你和原作者之间的经验、问题、履历、需求等差异,产生不同的「不契合」。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向下挖掘,并从底层打通「他人」和「自我」。如这张图:只有通过这一步,你才算是开始把「他人的模式」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模式」。
6.4 记录
在感受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把所有产生的想法,都记录下来。
比如:
- 这样做是不是也可以?
- 这一步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 这一步是不是有点多余?我能否节省掉?
- 它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 对我而言,它最适合什么样的场景?
- ……
我自己的做法,是在笔记软件里新建一页笔记,用来记录这个过程产生的所有念头,包括对它的评价,存在的疑问,进一步的思考,以及待做的行动。
然后,不断去更新这页笔记。直到所有的问题都解答完毕,所有的行动都落实妥当,所有的想法也都有着落,那么这个方法,就大体上被你掌握了。
6.5 修正
最后一步,就是结合前面「感受」和「记录」的结果,对这个方法进行调整,让它更适合你自己的需求,让它成为专属于你自己的「新的方法」。到这一步,你的学习,才算是收到了成果。
6.6 对以上过程的重点提示
最后再强调两点。
1)上面这个流程,每一步,都别忘了去深入挖掘它的原理,从 Why 的层面,去寻求 How 的支撑,打通两者的双向连接,更好地理解它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2)一切学习,最根本的出发点,一定都是「自己的需求」。我能应用它解决什么问题?它能够成为我面对什么情境时的工具?
只有能够「为我所用」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适合自己的,就是正确的。
<<< L先生说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