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蜗牛”

      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在这个缤纷世界中,美的确很多,但真正发现美的却很少。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要让孩子学会细致观察,并能把观察到的用文字描述出来。

      作文一直是很头疼的事,作文也最怕写假大空的事,所以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以及让孩子们的习作能言之有物。今天第一节课,我先结合我们本单元的两篇课文以及交流平台的内容,用列提纲的方式给孩子们搭建观察蜗牛的框架:比如在谈到外形,我们可以先整体再局部,也可以从头到脚依次描写,为了让句子更生动形象可以适当加一些修辞。光看还不行,还要引发自己对蜗牛的一些思考,比如:蜗牛为什么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水痕?蜗牛不会说话,他和同伴用什么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带着思考或疑问以及观察记录表去学校下操场实地观察蜗牛,为自己答疑解惑。

      孩子们找蜗牛,观察蜗牛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你别说,有些同学的发现是我不曾认知的,比如蜗牛出壳的顺序和乌龟的不同,它是从尾到头,再伸出触角的。有的同学还观察到很小的蜗牛它的壳上有一层细的几乎看不见的绒毛,而大蜗牛却没有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趁热打铁,稍加引领后,就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记录单写一写自己眼中的蜗牛。

      目前还没进行正式批改,但从课堂巡视中,发现孩子们写作速度变快了,不少孩子笔中蜗牛写得也十分细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