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等谁
驿路雪梅影落,佳人芳草心空。地红天白雾朦胧。山外山前谁懂。
意重别离难付,梦长南北相容。素衣秀发被寒风。恍惚情郎手捧。
西江月.题图.不老传说
入目水天一线,沾衣沙岸三分。醉心天地望无垠。千点霞光吸引。
景色隔屏招手,花容成相勾魂。世传海外诞昆仑。不老传说可信?
西江月.题图.居家乐
屋后正铺银杏,路旁又挂红皮。涉江秋到物葳蕤。家更风吹旖旎。
玉树垂条招手,青丝臻首牵衣。候君消息把门开。浅笑炊烟淘米。
西江月.秋寒
黑夜江天楚望,悲风客路乡愁。清秋寒意闹心头。堤岸凄然怀旧。
远处霓虹飞瀑,高低眉眼难收。此生逆旅苦行舟。梦断形消骨瘦。
西江月•冷漠
岁月易疏鬓发,江湖离乱身心。春秋虚度到如今。长夜何曾安枕。
冷漠已成收获,初生牛犊成擒。万千苟且暖寒衾。忙碌人间作甚。
词牌《西江月》简介
《西江月》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且是平仄通叶格。根据清代毛先舒:“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的说法,《西江月》这个词牌50个字,应该属于小令。
词牌《西江月》的格式
正体: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春睡恹恹难觉。中仄中平中仄(叶)好梦枉随飞絮,.閒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又是韶光过了。中仄中平中仄(叶)
这是正体格式,中代表可平可仄,但不是可以任意平仄。
这样的平仄标注,一定不要以为这些“中”字处可随便填,要查正版钦定词谱,看看这些中字处,本来应该是平是仄,以避免出现“平仄平平平平平”这样的句子,仍然不能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等,词没有这些专门的要求,但遇到“诗句”的时候,就尽量避免。
所以我们填词的时候,应该以例词的字的平仄来填写为首选。
《西江月》词例
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词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疑是要来扶我,于是我用手不耐烦的推推松树说:“走开走开!”。
我们在填词前我们完全有必要读些词例。现在给大家四个例子,然后综合分析这些词例的规律。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词牌《西江月》的特点
1)上下阕式相同
包括句数、每句字数、句式和押韵。这样上下阕式相同的词叫作“吕调”。“吕调”的词一定是双调的,必须是上下两个段落,不能是一个,也不能是三个,还要上下两个段落格式相同。但双调的词却不一定是吕调。
可以这样记忆:《西江月》词牌上下阕句式皆为6676,连续两个六言句式接一个七言句式,最后跟一个六言句结束。上下阕句数相同,字数相同,韵字的位置也相同,是吕调。
2)上下阕第一二句要求对偶
词的对偶要求较宽。不但不拘平仄,而且词性要求也不严格,是不是忌讳合掌要看词牌的要求。在词中,一般都是宽对,如果按照格律诗的对仗的标准看,工对很少。所以词的对偶,不是对仗。
有时,词里的对偶更像排比。如:“天不高,地不大。”“懒来梳洗,懒出帘栊”这样的句子在格律诗里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我们填词的时候,尽量做到工一点,读起来也会很舒服,让人有美的感觉。
3)用韵:叶仄韵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韵字:蝉、年,在同一个韵的平声部分,片是仄韵,片跟蝉在《词林正韵》里是同一部,这个是协仄韵,下片也一样。前、边、蝉、年是同一个韵部,上下阕的平韵一样;见是仄韵,片是仄韵,也在同一韵部,并且整首词的韵字都是同一个韵部。
注意:上下阕第一句不是韵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
这个不押韵的句脚,不要跟韵字同声母同韵母,比如韵是“前”字,那么第一句最后一个字不要是面、现等,换句话说就是非韵句的的最后一个字一定不要跟韵字读声一样,包括声母韵母。这个类似于律诗中的撞韵。
词牌《西江月》的内容特点
本词牌内容中性,偏轻松。也可以稍微欢快一点,像辛弃疾这首词,用韵也欢快。如果稍微愁苦一点,可以模仿柳永的。词里对韵字入词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音节处,是不允许用韵字的,其他的地方,尽量少用,但可以用。
比如:明月别枝惊鹊。月、枝、鹊处尽量不用韵字,总之,语气停顿的地方,尽量不要用韵字,因为古代词是唱的,又没有标点,韵字的地方往往是一句结束,停顿的地方。韵字用多了,容易误导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