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小孩的学校开家长会了。从四点钟一直开到五点半,各科老师走马灯一样轮番登场,真佩服老师们练就的好口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中间有位家长有事提前跑路,其他的家长们恭恭敬敬的一路陪到最后。
有的老师依旧是老生常谈,把9月份开学之际讲的再重复一遍。特别是副科老师,讲的主要内容无非是强调自己学科不是冷衙门,希望家长们也重视一下。相比较而言,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发言才是全场焦点。
评心而论,小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还是爱玩的年纪。但是家长和老师已经是有所焦虑了。班级上显而易见,已经开始出现成绩的分化。发挥稳定的孩子依旧很稳,老师每次表扬的人总是那么几个。与这些恒量相比,剩下的小童鞋们才是变量。爹妈督促的紧,那就能上一个台阶,要是不管不问,那也就是这样了。
个人以为,从班主任最后的发言能看出些端倪,老师心中跟明镜似的。有些孩子估计自己也放弃了,还有的有提高的可能,会后估计会找家长单独谈谈。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不停的选拔,选拔出下一阶段继续参赛的选手。
现在的老师压力很大,家长会上也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除了班主任是重中之重外,年轻的老师还有冲劲,还有想法。但是年纪大的老师则没有什么想法,也许年龄大了,更在乎平稳吧。
小学教师这一行本身就没啥平等性可言,儿子所在的班级,科学课是一位年龄大的男老师,其他各科都是女老师,压力大的是她们,出成绩的是她们,担责任的也是她们。这一行看来的确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只是有些差异,另一半天跑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