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是: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推” 的意思是辞让,《说文解字》:“推,排也。从手、隹(zhuī)声。”。短尾鸟之汇总是隹之范式。手、隹两范式叠加。用手合力排挤使物移动是推之范式。“推位”是把自己的位子委与贤人。让的意思是禅让,禅让是把统治权让与能者。“让”的繁体字写作“讓”。,《说文解字》说“讓”的意义是“相责让”。也就是“责备”的意思。责备要用语言表示,因此,“讓(让)”从“言(讠)”;“襄”声是说“让”的读音同“襄”相同或相近,它们现在的韵母仍相同,古时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简化汉字时,因其声旁笔画太多,换成“上”。后来,“让”的意思由原来责备别人变为克制自己,有谦让、退让之意。如李斯《谏逐客书》:“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这或与“让”成为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有关。古人接待贵宾非常讲究礼数,有时要举手做与心平衡状的动作,以表示恭敬或欢迎。这种礼仪称为“让”。《仪礼·聘礼》中说“宾入门,皇(仪态庄严);升堂,让”。郑玄注:“让,谓举手平衡也。”贾公彦疏:“谓若《曲礼》云‘凡举者当心’”。可见,“让”这个字与儒家一贯倡导的“礼”有着很大关系,故有“礼让”之称。与古人注重礼仪相关,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让”,大多是用来表示谦让、退让的意思。如《尚书·尧典》:“允恭克让”。现代汉语保存了“谦让”“退让”这一个意思,“责备”的意思消失了。
"推位让国"是连位子带权力一齐交出来,统统交出,毫无保留。这从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但从实际来说,就引出了真正能够做到这点的唐尧和虞舜。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线生机就只让位子,不交权力,更有甚者连位子也不让,死了以后再说。所以历史上能够真正推位让国的,只有尧和舜。
为什么说“有虞陶唐”呢?这里的有虞和陶唐讲的都是氏。有虞指的是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姓姚,名重华,是有虞氏,所以又称虞舜。陶唐说的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尧姓伊祁,号放勋,因为他的部落在陶地和唐地,为陶唐氏,也就是唐尧。
在这里,我们要讲一下姓、氏和名的区别。在秦朝以前,姓与氏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姓的起源要远早于氏。姓来源于我国上古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那时候人们因为血缘关系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人们为了区分不同部落的人所以就以图腾为姓,再加上当时人们都跟随母姓,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最早的那批名字都带有女字旁。氏其实是从姓里面慢慢演变出来的,部落的人变多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就会要有一部分人搬出去。所以这些部落也就慢慢地有了一些支脉,而这些支脉为了相互区分所以就创造出了氏。所以说姓是主干,氏是衍生出来的支脉。在秦朝之前,姓氏只有贵族才有,很多普通百姓就只有一个名字,生孩子的时候随便的取一个。有的叫喜,有的叫石头,有的叫狗剩,想到什么就叫什么。到汉代以后,姓与氏逐渐混淆,普通百姓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姓氏。
尧是五帝之一的帝喾(kù)之子,黄帝的玄孙。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能团结族人,使部族之间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住的是茅草屋,门前是土垫的台阶,吃粗米饭,穿麻布衣,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尧在位七十几年,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君位禅让给了舜,死时118岁。
舜是也是五帝之一所谓颛顼(zhuān xū)一脉的子孙。有人会问帝喾和颛顼是什么关系。帝喾和颛顼都是姬姓,都是皇帝的后人,颛顼是帝喾的叔叔。他宽厚待人,孝顺父母,慈爱兄弟,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里挂头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禅让给禹,自己死于巡视的路上,终年110岁。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瑛闻讯,泪洒君山斑竹,双双投江而亡,化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尧帝和舜帝,他们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风质朴。在位时克勤克俭地为百姓做事,年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辖的国土推让给贤能的人。
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禹王的事迹,我们听说过的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禹王的事迹将在第三部分谈,这里不再多讲了。这里只按原文讲汤武二王——"汤武革命"。二王都是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统治,打的旗号都是"吊民伐罪"。
这里我们还是要说说几个字义,让大家对这段文字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吊”的意思《说文解字》“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qū]禽。”意思是:有死丧而问之也,就是有丧事的时候赶去慰问。在这里就是慰问,安抚的意思。"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伐”是讨伐,征伐。《说文解字》说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意思说:伐是攻击,是人拿着戈进攻。《左传》:“击之以戈是也。戍者,守也,故从人在戈下,入戈部。伐者,外击也,故从人杖戈,入人部。”伐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一种暴力行为。为什么“伐”还有“败”一说呢?《谷梁传》:斩树木,坏宫室曰伐。攴部曰:败者,毁也。《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再说说罪字,“罪”字《说文解字》:“捕魚竹网。从网、非。秦以罪爲辠(zuì)字。徂賄切”,释义是秦始皇认为“辠”字似“皇”字,因而改为“罪”字。 辠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周发指的是周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字叫发,所以称周发。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父亲周文王怎么不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呢?因为他的父亲姬昌在世之时,只是商朝的西伯侯,因看到纣王残暴,在暗中叹息几声,便被囚禁在羑里七年之久。姬昌出狱以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直接采取军事行动,而是著《易经》、揽人才,使他的属地“西周”国富兵强,为他的儿子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周朝建立以后,姬昌才被追封为周文王。
武王继位以后,以姜尚为师,以周公旦为辅,积极进行灭商准备。同时会盟各路诸侯,观兵盟津(今河南孟津)的黄河渡口,史称“八百诸侯会孟津”。共推武王为盟主,进行了伐纣前的总动员。大约公元前1046年,伐纣时机成熟。趁商军主力远攻东夷,朝歌城空虚之时,周武王亲率大军,在盟津会合各路诸侯,并联合西南地区和江汉流域的少数民族,从盟津渡黄河,杀奔商都朝歌,与商军战于商都郊外70里的牧野。商军的主力在外作战未归,临时拼凑的士兵多为囚犯、奴隶等罪人,这些人既无斗志又无训练,不少人还临阵倒戈,致使商军全线溃败。纣王见大势已去,慌忙逃回殷都朝歌,自焚于鹿台。享国644年的商朝就亡在纣王手里了。武王灭商仅两年,便一病不起,由周公辅佐未成年的成王继位。周武王死后,按照当时的丧礼下葬,但“墓而不坟,与地平齐”。而且“不封不树”,既不起坟头也不种树,所以周武王的墓地究竟在何处,至今也还是个谜。
殷汤说的是成汤,成汤姓子,名履,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商族的远祖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漳水沿岸的商地,故称为商。商族的先祖叫契,号玄王,十四代以后才传至成汤。《荀子·成相》篇中就有记述,认为“契玄王,生昭明,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商族活动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一带,覆盖了整个黄河流域。历史上的商族,曾迁徙八次,最后定居在南亳(今河南商丘)。成汤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是商朝的第一代君主。他以水德称王,年号为祀,建都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成汤在位十三年,因病而亡。史料记载:商汤葬后也是“不封不树”,故此至今谁也不知道千古汤陵何在。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城(今河南安阳),因此中期以后的商朝被称为殷商。《千字文》这里不说“商汤”而称“殷汤”,有指代整个商朝644年历史的意思。作为历史上强大的一统王朝,商朝644年的统治,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周王朝虽名曰“八百载,最长久”,但东周时期的515年间,群雄并起,王室衰微,周王朝等于名存实亡了。
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故此又被称作商汤,因为都后来盘庚于殷也叫殷汤。商汤最初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这里不称商汤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本段文字从五帝,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五帝时代,也不仅仅是五帝,从少昊到大禹,期间有很多很多的首领,五帝是其中贡献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期间的更替也是非常平和。而商灭夏,周灭商都是以武力征伐达到的改朝换代。历史也就从三皇五帝时代的“公天下”,转变成了从夏朝开始的“家天下”,从此以后,任何的改朝换代,都是通过武力征伐而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