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故事:高尔基到托尔斯泰的庄园做客,在听高尔基讲述童年的种种遭遇后,托尔斯泰无限感慨地说:“你经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可是你竟然还是这么善良!”
我们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很多,难免有些工作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严重的时候可能有家长投诉到教导处、校长甚至上级部门。人都要颜面的,被投诉总归不好看,待你处理好这些不和谐后,希望还能保持善良,对学生满怀爱心,仍然做该做的事。
家长的不满一般是认为孩子在班级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惩罚多了。比如以前提到的那位不满老师拧孩子耳朵的家长,护子心切,非要与班主任争个高下。然而老师管理学生有些方法还真算不上体罚,如今家长维权意识比较强,也被一些媒体曝光的学校暴力体罚事件心生恐惧,就有些杯弓蛇影了。这种情况下,最好熟记这句话: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保持心态平稳,很多不理解都会解开了。
还有一种情况容易被家长投诉:钱。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三令五申地说办班补课的事,学生的假期学习必须由家长自己决定,老师即使有心打算帮助提高成绩,也万万不可在钱的事情上出差错。这是个敏感的话题,教师首先就不能强制学生参加辅导班,更不能区别对待。
平时与家长共事也最好做到一介不取,学生的教育经费已经由国家买单了,家长没有对老师直接付钱的义务,如若有之,这种家校关系也是变了味道,教师也是失了真性情。如今流行学生在教师节时向老师表示感恩,心意是好的,但攀比之风不可长,教师有必要跟学生分享什么是最用心的感恩老师的行动。如若学生冒冒失失购买较贵重礼物,家长势必被动买单,对老师也不是什么好事。
被家长投诉,有些老师是含冤的,有些是有据可查的。含冤的老师也没必要太急于辩白,先忍一忍,正所谓“急则有失,怒则无智”! 只有平心静气地分析误会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和老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学生能学习进步、懂事明理,这些方面家长大都依赖老师,也不会对老师多么无理取闹。误解消除后,家长会意识到自己的冲动。
从没有不犯错的老师,关键看犯了错误以后怎么处理。对于实在有工作问题被家长投诉的,勇于承认,决心改正就好了。 家长的关注可以激励一个老师不断进步,家长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合作者。如果真的与家长有矛盾冲突时,不要忘记自己是谁,让自己暂时停下来,平静之后或许就看清了自身。
美国总统华盛顿也在就职演说中谦虚地讲到:我会竭尽全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希望大家见证、监督和帮助我,以免将来发生有损于我自己和大家荣誉的事情。家长也是我们工作的见证人、监督人和帮助人,教育学生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当然也免于将来发生有损于我们自己和大家荣誉的事情。
与家长交流也是一种人情世故,如果能从中抓住不如意事发生的瞬间,去领悟因果关系,也是升华自己的难得机会。有时候貌似社会环境坎坷,你仍会看到一群志向高远的同行在迅速成长,这就是被石头砸还是把石头当垫脚石的区别。
盼望自己能早日生出智慧,将消极的事情引出积极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