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是逯士博翻译的版本,似乎并不是直译版,译者在序中说对原文做了调整,有些冗杂的内容也直接删掉了。所以大部分故事都不超过两页,最多不过三页,读起来很轻松。可惜的是我没有看过原版,从历史教材上看,原版应该有个楔子,讲述那十个青年如何避难、如何开始讲故事的情节。
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差点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怀疑:“这样的故事水平竟然可以被写进历史书?为什么情节会这么设计?”贴吧上有人评论说:“看了一会就把书给扔了。”我在疑惑之中看了好几篇故事之后才意识到这个是写于文艺复兴时期,评价这本书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可以说十日谈的故事情节设计不是很好,至少以现在的视角看来是这样。即使是故事水平并不高的我来写,也不会设计这样的情节。豆瓣评论中有人提到不如中国古代的小说有意思,不好看,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它的情节中有很多是刻意的美好,有点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那种感觉。而且在故事中,人物十分的脸谱化,好人即好人,坏人即坏人,而且坏人的洗心革面也非常的戏剧性。
以上是从现在的视角看十日谈,但是放在当时的坏境下,尤其,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在当时可以说是一部离经叛道的书。在中世纪禁欲主义盛行和强调宗教信仰的环境下,这本书告诉人们追求自己内心的欲望,追求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是完全正确而且无罪的;告诉人们教堂的教父、教士,修道院的院长、修女和普通人一样有情欲,会和普通人一样偷情。
此外,十日谈这本书,很黄。不仅很黄,我觉得称为“绿帽谈”也毫不过分。里面不止充斥着对于爱的描写,也包含了大量的绿帽描写。而且大部分的结局都是喜剧结局,丈夫浑然不知,妻子开开心心给丈夫带绿帽,甚至还有像第九天·故事十那样的当面ntr。
这是一部很有历史意义的小说,但如果可以的话我更愿意把它归结为适合研究历史的小说而非一部文学著作,因为它的文学性实在没那么强。它是一部针对当时历史环境而作的一部针对当时历史环境的短篇小说集,它的故事水平并不高,没有童话那样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却有童话那般的故事情节。它其中的故事对于人性的描写很值得我们思考,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这都是十日谈的故事中闪耀着光芒的地方。
总之,我认为十日谈的历史意义高于其文学意义。而就其对于人性的讴歌,对于爱情的赞美,将其与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其为《人曲》是丝毫不为过的。在那个女人必须守节的时代,妻子偷情等内容是对此的反抗,男人对妻子不忠,妻子也可对男人不忠,不得不说是很平等了。
最后,看这本书一定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这本书的内容。
(其实并不推荐买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优秀的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