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时间观念比较强的人,可能是由于完美主义吧。上大学以来一直在摸索着更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下面就来分享一下目前为止的一些小发现。
【一】每天留一段固定的时间给自己
无论你有多么「忙」,保证每天必定要留一段时间给自己。
这段时间,一般是独处。一个人要成长,必定要先学会如何和自己相处。在这段独处时间内,找一些对自己有真正意义的事情做,这些事情,就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重要」是指对自己的成长有真正意义,「不紧急」是指目前没有任何deadline。正是因为「不紧急」,所以往往会被我们忽略。
我们平时所做的很多其实都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如某些会议,甚至是「不紧急且不重要」的事情,如某些毫无意义的聚会、繁琐而重复的工作。日常生活中正是由于目光过于短浅,把注意力过度放在当下紧急的事项上,导致成长缓慢,大忙一场却到头来发现似乎什么都没有。
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雷打不动。例如,对我来说,每天早上或晚上会留20-30分钟写作,中午至少留30分钟阅读。或许很多人会说,真的没有时间。其实时间真的是可以挤出来的——少刷会手机、少睡会懒觉、少一点闲聊,时间就有了。你可以当这部分时间从一天的24个小时里剔除,假设你一天只有23个小时的话,你会怎么安排你的日常工作。
从短期看来,这部分时间似乎可有可无,可是从长远来看,它会让你远离「瞎忙」,避免忙忙碌碌到头来发现一场空,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比时间管理更重要的是管理精力
曾经看到一句话说得很好「比钱贵的是时间,而比时间贵的是注意力」。就算你的时间规划得再好,每天有再多的时间学习,如果注意力和精力无法集中,那最终还是会徒劳一场。时间无限,而精力有限。所以,管理好精力十分重要。
首先要做的一步就是学会观察自己——观察什么时候自己精力最充沛,什么时候疲惫不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精力最好的时段内。顺应自己的感觉,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下面说几个小tips。
1、事情设优先级
可以在每晚睡觉前,或者一天起来后,想好接下来一天要做的事情,写个to-do list。但一定要分级别,先写出最重要的三件事。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自己的精力。
2、 把费脑的、或是最不情愿做的事情放在早上做
一般来说早上起床后是一个人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而且创造性最高,受外界干扰也相对较少(大家都还没起床),所以可以把困难的、需要创造性的事情放在早上,例如写作、设计、解题等等,其他类似于查邮件,甚至阅读不太适合早上来做,因为显得有点浪费这段美好时光了。
3、 事情的先后顺序科学编排
在日程表计划上,同一时间段,最好把相对费脑的和相对轻松的事情相搭配,这样才会效率最大化。例如以前的复习周,把文科的复习放在理科的后面会有助于大脑的放松,把一整天的时间用来复习理科或者文科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再如早上刚刚完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设计任务,就应该放松一下,然后接下来的任务就应该相对轻松一点的,例如可以先查查邮件。
4、 为任务设立合理的时间:20~60min
一般来说,一个人能专注进入某项工作一般需要10分钟,而此后专注时间最长是60分钟。所以,为任务设立合理时间,有利于更好的专注其中。例如每日的写作、阅读时间一般就在20到30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必须保证最大程度的专注。太短,根本不能进入状态,太长,注意力就会分散。另外也可以为每一个任务设立倒计时,给自己一个deadline,或许更有利于专注。
5、 倾听身体的声音,恰当放空
瑜伽教会我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在你的内在身体中——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即使你不练瑜伽)。
觉得自己大脑处于high的状态,就可以进行费脑的任务;觉得疲惫,就应该恰当放松。何时休息,何时工作,只要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其实都会有答案。顺应自己的身体节奏,才会使效率收益最大化。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节奏都不同,所以上面所说的都只是个人建议。或许对有一些人来说,相对早上,或许晚上才是其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再如有时候连续高强度工作一整天似乎都不会累,但有时候整天都无精打采,这时其实可以找一天作「放空日」,什么都不做。总之,这一切的标准是:你的身体感觉。
管理时间的本质是管理精力——把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而对于如何管理精力,以上所有的经验可以总结成一点:最大程度地顺应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去违背。只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