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漫”教学,乐无穷

                                        黄嘉欣

          儿童漫画作文,是开启儿童写作的一扇窗,更为不会写作、不想写作的儿童开启一扇大门,让他们走进趣味课堂,激发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从而乐于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今天,宋运来导师则用儿童漫画展示了与“口语交际”相结合,和一年级小朋友一起展示课例——《大大兔与小小兔》,让我找到了儿童漫画和教材相结合的新方向,真是眼前一亮,折服不已。
          之前,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儿童漫画和教材习作内容相结合?在过往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童漫作文教学法来进行习作教学,学生也是乐此不疲。由于教材习作的局限性,只能运用到某一环节,还是需要多加思考、实践。而今天的课例,正正可以引发我进一步的思考。
            一、巧引导
            在学习童漫作文教学法时,学到了一招“抖包袱”,这是为了引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和为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当我习作教学实践时,发现学生把我的“包袱”抖出来了,这已经不新奇了,不能产生出“平地一声雷”的惊喜感受。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怎样引导呢?也是我的一个思考点。而宋导师的语言引导,正正展现了智慧的语言艺术,引导孩子们往另外一个方向思考,带着很强的指向性去问孩子:“有没有赞美的呢?有没有羡慕的呢?”这样,孩子们都想到赞美、羡慕大大兔茂盛的胡萝卜璎,为揭示“包袱”不断地进行铺垫、铺垫、再铺垫。宋导师对于课堂语言艺术的把控能力非常强,这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二、真教育
        育人,意在呵护每一位孩子的自信心、学习兴趣,而这不是一句口号式的标语,是需要每一位老师在一切言行中落实。在这节课例里,宋导师的目光永远在学生的身上,还会关注到表达能力较为弱的学生。例如,宋导师会这样引导:“举手高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不举手的孩子,告诉你,也是很棒的,你不相信,我来告诉你。”就请出那位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展示,为了降低表演难度,还让他请来一位小帮手。来到讲故事环节,刚刚那位小男孩很勇敢地把故事讲完,变得自信了。在老师的言语鼓励下,不仅让孩子获得了展示的动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