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马丽平。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玫瑰]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1天 20240228
【书目1】《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2022版)》
【作者】梅洪建著
【版次】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2月版
【页数】212页
【进度】1-30页
【用时】30分钟
【感悟】
1、“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由苏联加里宁提出的。本是斯大林对作家的评价,是对作家所从事事业的肯定。结果,这句话如今用到了老师身上。一个老师或者单纯一个班主任的工作真的能高尚或者伟大至如此高度吗?这本书鉴于教师的成长生态以及生活和思维视野,分析教师生活圈子狭窄,不少人走出校园直接就再次进入校园,接触的主要是学校生活。“学校化”的生活视野和思维视野恐难以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甚至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这个说法不无道理。确实有一部分老师是这样的路径。这本书还引用了某知名杂志主编的话“教室如果真正要适合教育的需要,就要每隔一段时间去从事另一种职业,然后再回到教育的工作中来;只有多角度体会生活,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做真正的教育。”他说的这段话我至少一部分是赞同的。如果去从事其他职业一段时间,回来再看学校教育或者做教育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之前打算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其实与做教师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的生活一路比较顺利,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或者困难,生活体验和感悟都比较单一,怎么能更好与来访者产生共情,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呢?很多事情你理解不了,貌似也没有相应的认知储备。当然,要求所有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都人生阅历丰富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每个人都要经历从青涩走向成熟的经验累积过程。
只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把老师的位置捧得太高了。因此,当今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太高,总觉得老师要如何如何。对教师的讨伐最严厉。
我赞同书里的一段话:“对一名教师(当然也包括班主任)来说,首先的不是拥有宗教般的教育热情,而应该是敬畏之心。因为“敬重”每一个生命,所以“畏惧”自己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敬是畏的前提;畏,是敬的前提。”
因为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出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
2、在基础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没那么大。
在绝大部分的书里,在几乎所有的会议里,都告诉你,作为一个班主任,你有多么重要。但这本书引用了美国的一项对幼儿园教育对青少年一生影响的调查研究,证明了家庭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6、7岁之前的那段时间,对孩子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印证了我国的“3岁看老”或“6岁决定一生”的传统说法。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由此,我想到核桃的性格。不少同事说:你和你老公都不属于外向社交型,为啥你的孩子这么社牛和外向活泼呢?
核桃之所以活泼,也很聪明,主要原因有三:
1、父母的陪伴多。核桃1岁以前,妈妈一直陪在身边。此后,每年爸爸妈妈的寒暑假,也是24小时与她待在一起。3岁前,除爸妈的陪伴多,还有就是对她的行为鼓励、支持多。我认为,3岁前就是让孩子多尝试,需要多得到满足。至于规则意识要三岁以后再去建立。3岁前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支持。足够的陪伴、关爱和无条件支持,让她内心安全感十足。这一点很重要。一个人只有有足够的安全感,她在做事情时才会有更强大的专注力和智力的参与,也才会勇往无前。
2、多带孩子出去玩。在核桃小时候,尽管有疫情,但我们一家一直也坚持在每周末带她出去玩。冬天、夏天主打商场,春天、秋天主打户外。商场里的丰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形状对她的大脑是一种很强烈的刺激,同样在户外,各种大自然界的树木和花鸟鱼虫对促进她神经系统的发育很有帮助。同时对她性格的塑造也有很大影响。
3、多找同伴玩耍。无论是隔壁邻居与她同岁的辰辰,还是小区里的小伙伴,多接触,多在一起玩耍,发展她与同伴的分享合作,交往能力。这对她良好性格的形成也会有很大好处。
或许这些因素都很朴素,但如果真能做到这些不容易,确实可以养成一个活泼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