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意味着结束。愈是盛大的聚会,我愈谨慎。我害怕自己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毕竟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懂得有开始就有结束、人生聚散本是常态。
哪怕到了知悉这个道理的年纪,也并非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别离之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将所有的别离当做高中周五的放学,根据距离远近,按批次乘车回家。每当这样的时刻,我内心最茫然无措。——永远期待周五,永远在周五舍不得分开。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对特定的环境有依恋。不一定是这个环境里有谁,而是只要是我存在于这个环境里,就自然而然不舍得离去。
我喜欢周五,我也害怕周五,因为每到周五,就会体验到时间抓不住的感觉。我由此得知——所有的秩序井然背后,都有它的截止时间。
我喜欢热闹,哪怕置身其中时像个局外人一样旁观别人的热闹,也偶尔游离于周遭环境,但我甘之如饴。我不太怀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我认为感情如同周五的降临,它存在着时效。
因此,从小我就没有让自己成为戏中人的概念,尽管如此,我依然会对熟悉的环境投入感情,随着时间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别离是常态,你可能今天会搬家,明天会换项目,今天在你身边的同事,明天成为微信上偶尔问候之人。曾经最要好的朋友,如今可能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可以假装很洒脱,从不回头张望,假装自己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之人。于是,久而久之,我真的变成了这样的人。
以上列举的也只是人与人之间空间和心理距离。更别遑论,与亲近的人隔着无法跨越的空间,那又是怎样的一种苍凉和肃杀感。
我改变不了世事的转运和规律,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告诉自己,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简单,怎样复杂之人。
愿我们每个人永远保持一份清醒,在任何时候都给自己留下余地,保留天性的那一部分,为自己争取到“不参与”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