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百姓家,一日三餐,各有各的吃法。对于孩子来说,家里的饭最香,出门在外,每每回想起家里的饭菜,总有说不完的留恋。哪怕是母亲做的简简单单的一晚阳春面,也总是和别处不同。
一碗热热的面,往往是很多家庭美好一天的打开方式。有次在公司和同事们聊天,说起来早饭吃什么的话题,主妇们大多都有几样快手吃食,在繁忙的早上让全家人吃个热乎饭,心里踏实。当我说到:“早上时间比较紧,有时候我就煎煎荷包蛋、切几片熟牛肉、煮碗葱花面,三人份,15分钟就能上桌。”旁边一位同事叹了口气,幽幽地说:“从小到大,我的早饭都是牛奶面包,能在早上吃一碗老妈做的热热的面是我的奢望。”她那艳羡的样子让人看了十分心疼。她的父母一直都忙于工作,家庭氛围比较清冷,16岁就被母亲送到英国读书,从此一个人长大;别人家烟火气息十足的早饭,是她的奢侈品。我懂她对一碗面的期待,因为这一碗面里饱含的是父母的爱意和一家人共进早餐的温馨。
一碗贴心的面,往往也是友情的真挚表达。有次到山西去出差,下飞机天就黑了,朋友来接机,邀请我去家里吃饭。老友多年不见,非常热情,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来招待,相谈甚欢;最后又端上来一小碗“一口香”,说到:“知道你吃得差不多了,咱们主食就少一点,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这一口小面,吃下去会很熨帖的。”那晚很多好吃的菜,都记忆不深了,而那小小的一口面,汤鲜香、面软糯,饱含着老友的情谊,抚慰了我旅途的劳累,久久不能忘记。
一碗用心的面,往往能够打动陌生的食客。新冠疫情下的生意不好做,实体店都比较萧条,然而在一家小小的面馆,我却非常欣喜地看到希望。上个星期天我去超市选购年货,人很多,嘈杂拥挤,还要戴着严实的口罩,真有点儿喘不过气来;走出超市等家里的车来接,看到旁边的小面馆比较空,走进来歇一歇。午饭时间刚过,店主一家五六口人正围坐在一起正在吃饭。看到我进来,店主忙起身招呼我;我随手点了个宜宾燃面,店主就进厨房忙活了。面端上来的时候惊艳到我了,白色盘子放着一小份面,浓油赤酱里的面上撒着花生碎、梅干菜、新鲜的小葱花,看着就非常有食欲;又放了一碟萝卜丝泡菜,一碗撒了小葱花的清汤来配,光这摆盘,就让人顿生喜悦。拿筷子抄起一口面,不软不硬刚刚好,鲜香的浇头带给人大大的满足感,泡菜爽脆、清汤暖胃;十几元的小面,一下子驱散了我的疲惫感。饭菜做得讲究一些,一碟小菜、一碗清汤,实际成本没有增加多少,店主用心做,给疲惫的人,提供是一份舒适和体贴。
各地的面食都不相同,也最能体现人们的生活态度。销售工作是要经常走南闯北的,每到一处,总要去找来当地最有特色的面食来尝一尝。
兰州拉面的灵魂是鲜香的汤、切得薄薄的牛肉和撒在面上的绿绿的香菜和蒜苗碎;朴实又粗粝。陕西臊子面,大厨把五花肉肉丁、蛋饼丝、豆腐干、香菜、小葱细细切,让一碗汤面呈现出味觉的丰富性,很像热情的陕西人,把他们认为好的都给你尝尝。重庆小面里我最爱豌杂面,小小的一碗面,撒上一大勺软糯的豌豆,面与豌豆在口中混合的感觉,很让人觉得满足。台湾人做面,很敢标价,一碗面要40-50元,但用料足、口感好;客户公司附近有家友达面馆,每每到早了或者谈完事情,我都要去坐下歇会儿,要一碗半筋半肉面,厚切的牛肉、浓香的汤、配上有嚼劲的细面,远比咖啡三明治更能满足我的中国胃。为了这碗面,这家客户跑得特别勤快,后来竟然成了我的大客户,也算是因吃得福。
我出生在并不富裕的70年代末,小时候一碗精细面都是享受。老妈做的手擀面,细细的,有嚼劲儿,再卧个荷包蛋,是山珍海味都难以超越的饮食记忆。如今我也做了母亲,每回做碗手擀面,儿子都吃得非常香,说不用配菜也能吃下满满一大碗。
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用心付出的,美食也不例外;万水千山走遍,有没有那么一碗面,让你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