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很多自定义View的场景中,都有可能需要重写onTouchEvent、dispatchTouchEvent等方法,这些方法都传入一个MotionEvent对象,一般来说,我们需要通过该MotionEvent对象来获取当前的手势动作,然后判断Action_Down、Action_Move、Action_Up来执行不同的操作逻辑。
但是当我们看MotionEvent对象时,发现它有getAction、getActionMask和getActionIndex方法,而且在我们看第三方源码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写法:
int action = event.getAction();
switch (action) {
case MotionEvent.ACTION_DOWN:
break;
case MotionEvent.ACTION_MOVE:
break;
case MotionEvent.ACTION_UP:
break;
}
同时也会看到这样的写法:
int action = event.getAction() & MotionEvent.ACTION_MASK;
switch (action) {
case MotionEvent.ACTION_DOWN:
break;
case MotionEvent.ACTION_MOVE:
break;
case MotionEvent.ACTION_UP:
break;
}
这两种写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就来说一下MotionEvent的几种获取Action信息的方法。
TouchEvent事件信息存储
Android用一个32位的整数值来表示一个TouchEvent事件,低8位表示Touch事件的具体动作,例如按下、抬起、移动等动作。高8位表示Touch事件中多点触控的索引值。
- getAction:
表示触摸动作的原始32位信息,包括Touch事件的具体动作和触控点信息。 - getActionMasked:
表示触摸的动作,按下、抬起、移动等信息。
从源码可以看出getActionMasked = getAction & MotionEvent.ACTION_MASK
而MotionEvent.ACTION_MASK 是一个常量值,值为0xff,所以getActionMasked方法只保留了低8位的信息,也就是说只保留了触摸的动作信息。
- getActionIndex:
表示多点触控中触控点的信息。
为什么看第三方源码时,有时候写getAction,有时候写getActionMasked呢?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来个所以然:
getAction表示触摸动作的原始32位信息,当没有多点触控时,高8位即为0,这个时候getAction == getActionMasked。所以当我们确定我们自定义的View不会使用到多点触控时,就可以直接使用getAction来表示具体的触摸动作。但如果需要使用多点触控,或者是不确定后面会不会使用多点触控,则使用getActionMasked则是最保险的操作,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下面这两种写法:
int action = event.getActionMasked();
switch(action) {
case Action_Down:
break;
}
int action = event.getAction() & MotionEvent.ACTION_MASK;
switch(action) {
case Action_Down:
break;
}
Android中是支持多点触控的,那么在高8位中是如何存储多点触控的索引信息的呢?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从getAction方法中返回的值是0x0000,则表示是第一个触控点的ACTION_DOWN操作。高8位是0表示第一个触控点,低8位是0表示ACTION_DOWN操作。
同理,如果返回值是0x0100,则表示第二个触控点的ACTION_DOWN操作。
也就是说,getAction返回值的低8位表示触摸动作的类型信息,而高8位表示触控点的索引信息,也就是哪一个触控点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