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报告》提出,未来中美关系如果能形成生态均势,必须面临共同挑战。
只有当中国和美国遇到一个共同的挑战,才会有坚实的合作基础。而这个挑战必须来自人类之外,而且这个挑战必须足够大,以至于中美两国联手来应对。
目前最有可能的挑战不是恐怖主义,地区冲突,而是人类共同的挑战者——人工智能(AI)。
在人类历史上,AI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冲击力,可能是一个量级的。回顾一下工业革命的历史,能获得哪些启示?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工业革命先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革,随之引发了激烈的社会震荡。农田不再是原来的农田,村庄不再是原来的村庄,国外的工业品如同潮水一般冲垮了国内的手工业。
就像马克思曾经说的那样:“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但是最终,人们走出这段“死亡谷”,进入一个新的均衡,并且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财富的涌流。
不过在这段转型的时间里,曾经爆发过工人运动、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一次一次洗牌,一次一次淘汰,给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转型之痛。
同样,人工智能也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极大飞跃,可是同时也会导致大批劳动者失去工作。
根据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未来可能有4亿个工作岗位会被AI替代。所以,AI会带来财富的涌流,但技术进步的利益会更多地流入少数人的钱包,大部分人并不会分享到更多的回报。
我们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也就容易忽视技术的风险。
2018年底,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给我们敲了警钟。在未来,大数据的滥用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人工智能可能会加速中国的贫富分化,新兴产业的兴起会摧毁一批旧有的产业,资本主导的商业模式迟早也会遇到伦理道德的拷问。
假如我们不未雨绸缪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虽然会最早实现AI化,但这意味着中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AI社会的试验场,我们每个人都要充当试验品。这是需要中美和其他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挑战。哪些是前方最可能出现的风险?怎样评估这些风险?政府需要做些什么?企业又应该做些什么?哪些是我们大家都不能碰触的底线?这都是需要大家坐下来认真谈的。
今天的中国和美国,就像十九世纪的英国和法国。那个时候,它们之间相互封锁贸易,其实只是工业革命这个大变革当中的一段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