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适逢偶然,又把下载的电影《南京!南京!》看了一遍。
直到合上电脑屏幕的那一刻我的内心还是翻滚着波涛。
我讨厌陆川,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他拍出来的南京大屠杀和我在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中看到的地狱之境是一样的。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他竟然描摹了一个善良到有些懦弱的日本士兵。就我看来,他的这种做法简直其心可诛。
如果你没有真切的去了解过那段令人难以启齿的历史,你或许就会开始思考当时的日本兵中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些善良的人。
是的,我不否认现在的日本普罗大众中有一些善良的人,但是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切基于人性的理性思考都不存在了,烧杀抢掠,奸淫强取。这些都是日本人对我们国人做下的。
豆瓣热评说陆川是在洗白日本人,我不赞同这种偏激的看法,但是无可置疑的是这部电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感。
抛却政治问题,电影里的每个演员都可谓是扮演的入木三分。
刘烨扮演了一个革命者陆剑雄,民族大义与个人生死之间他选择了民族大义。
他带领着几个残余的士兵反抗着日本入侵者,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仗,但是却坚持着直到最后一刻。
随着他们的被捕,整个影片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和最黑暗压抑的戏码。
茫茫一片的人群,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被日本军用枪支大炮聚集在一起,迷茫空洞的眼神分明什么都看不见,可是你却能够细致的体会到。
体会到他们那份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求。
直到枪声响起,一切的绝望希望都化为乌有。
就在江边,长江之上,一层又一层的实体堆叠着,他们在几秒之前还是一个个滚烫的身体。几秒之中,他们像被风吹折的芦苇一样。
再也起不来。血液流进了江里,滚起一层又一层的红浪。看到这里的我,整个心都像是被什么东西攥在手里,迫切的想要寻求着一切可以给我希望的东西。
我洞察不了当时的情况,我也不知道那些死者到底在想着什么。但我知道,历史远远比这惨烈。光是有数考察的死亡人数都超过了三十万。死人之后也没有什么轻松地戏码。
它就是一碗中药,从头苦到尾。
江一燕扮演的小江是当时无数女性悲惨命运的缩影。
身在乱世的洪流里,没有谁帮得了谁。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小江被迫成了慰安妇,被迫死在了屈辱的侵犯之中。
雪下的那么大,她被拖行在雪中,冷吗?那么漂亮的她,本来就应该在舞台上,在戏院里,穿着华裳亮服,摇曳生姿。
绝不该是这样,死在了屈辱的废城里。
影片在这里一直详细刻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女孩们的表情,你可以仔细而清楚地看见她们脸上的每一个细节,她们的每一根睫毛。
正因为如此,你才更能体会到她们内心的坚韧与悲哀,她们的不屑与愤怒。
她们不过就是一群二八年华的姑娘。
秦岚的唐太太我是真的喜欢。真实到就像身边的某个人。会唠嗑、打麻将、聊家常。
但是她又是特殊的。她必须保护着女儿和妹妹。她们一家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丈夫的特殊身份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太多的安全感。她们小心谨慎的活着。
她们为着生存而生存。
直到女儿被杀,妹妹被杀。生活的弦断了,一切都荡然无存。
最后的最后,她只能靠在栅栏上看着丈夫被带走,看着自己的家就这样在铁蹄下分崩离析。
她拿着通行证,可是这一生再也没有人会陪她走下去了。
高圆圆扮演的姜老师姜淑云,这是我在整个影片中最喜欢的角色了。没有之一。
她身上有着一种中国人共有的坚强和所谓的委曲求全。
豆瓣热评有人说她是背诵般的念词毫无感觉。可我就觉得这种平静之中酝酿着情绪的感觉就是我心中的想象。
她凭借着一己之力救助了很多的人,也保护了很多人。
她日夜奔波,看不见希望也不停歇。
我记得,她被日本人骗出安全区时跪在地上,看着无辜的女孩被抢走那种从心底滋生的愤怒和无奈。
我看见了姜老师的绝望与恐惧,她战战兢兢的周旋。需要她救人的时候,她绝不退缩。
可是面对救人之中的选择时她也无力回天。她只能救走一个,剩下的人大叫着她的名字,可是她不能回头。
到最后,一群日本人拖走了她,她早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你只能从她脸上看到平静。
那是一种死亡无惧的平静。
她向着唯一留存人性的日本兵说了两个音节“shot me”
没有什么颤抖的尾音,没有什么流泪的眼睛。有的只是淡然与从容。
一如秋菊,凌秋风得自在。
镜头的一阵晃动,一声枪响。看不见表情的她就躺倒了下来。
世界安静了,真好。
这部电影里,没有什么英雄,也没有什么救世主。所有的人都沉沦在地狱里。人间地狱。几位风格各异的女子便撑起了戏剧的外壳。她们是乱世飘萍,身不由己。所有的一切都和她们无关,她们只是罪恶的牺牲品。
我爱极了这部电影,即使它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它依然是最近几年里,同类型中拍的最好的了。
摘取自公众号 闪光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