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格纳齐诺就被其文风震撼,且看德国毕希纳奖颁奖词是怎样形容他的,“一位具有仁慈灵魂、不屈不挠而且注意观察和倾听这个时代的幽默作家”,与其说他是个幽默的作家,不如说他异常冷静。和加缪在创造局外人时特地为局外人构造了一种文体风格不同,格纳齐诺本身就是一种风格——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振奋人心的哲理,他连编故事的欲望都没有。这种描述方法特别独特,让人从日常琐碎无聊至极的描绘加以奇妙的联想中感受到一种“丧”,这种“丧”始终环绕在我们周围,难以摆脱。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全书是第一人称的视角,以意识流的手法写自己与女朋友分手之后的个人生活。我们或许可以猜测主人公“我”只是和格纳齐诺高度契合传达坐着思想的一个媒介而已,布斯明确说过,作者的“第二自我”只是“隐含的作者”,绝对不可能与作者等同。“第二自我”是作者的一个“理想的、文字的、创造出来的替身”,这也是让读者将注意力投向作品和作品的叙述者——作家的“第二自我”。意识流的写法则是展示一个人心理活动最直接的手段,格纳齐诺并不是想讲故事,他通过“我”的视角以及联想产生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观点看法展示光怪陆离的内心世界,基于这种目的,“意识流”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展示手段。
写法与视角只是呈现内容的手段,且让我们看看故事的主人公,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别人看重的才华,却因为找不到对生命的认同将自己比作“高级半成品鞋”,“我”忧郁却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失败的人生,每一天都是得过且过。在“我”小时候与母亲抱在一块儿压制惊恐时就明白这世界并未如母亲所想的那样值得一顾。对生活的疏离使“我”精神涣散,病恹恹的,至今也不知为何自己的生活要成为激烈冲突的舞台。“我”越来越不想说话,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这么多沉默时刻是否还算正常,读者甚至无法过多的苛责于他,因为“我”以为人们看着对方,是为了找出话题来聊聊古怪的生活。沉默的背后是对人生深刻的洞察,颓丧的背后是对破碎生活的挣扎无果。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我”对生活清醒的认知,更在于一种矛盾——“我”其实内心是渴望回归生活的。文章通过大量对主人公奇怪想法的描写,展现这个挣扎的过程,怪诞而富有深意。令人着迷的荒凉的河岸,摇晃的小木船,“我”想要强行赋予它意味深长的东西——寻找生活的意义,却被琐碎打败;自己只是一个只接受了教育的现代乞丐,不知道该躲在那里;想要将房间洒满落叶,就像拯救自己一样,却明白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只有在家里才会取下眼镜,就像被许可进入一段破碎的生活……
当尼采在欧洲高举虚无主义的大旗,当存在主义盛行,加缪对荒诞的思考也将自己推上神坛,格纳齐诺在德国孤独的感受着生活——生命不过是个长长的雨天,而身体是一把给这天用的雨伞。
--by hann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