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概念叫小集团意识,在公司团队里很容易导致决策完败。
这样的现象实际上家庭里就能天天扭曲上演,极具中国特色。虽然不至于涉及很大经济损失,但手撕感情而欲哭无泪。
团体思维,也叫小集团意识,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以上是百度的解释。
也就是说这个团体因为太团结,就算觉得提议有问题也不作出反对意见,以绝对支持来表示忠诚。
发生在家庭,就扭曲成为了其他人能更舒心,可以长久地一厢情愿地牺牲自己,却忘记搞清楚自己假设的舒心是不是他人所要的。甚至演变出我的提议就是为你好也是为家好,所以你不应该反对的。
小事
周末家庭乐,商议着去哪儿吃饭。
有人建议说天气冷去烤羊肉滋补养生,回话说热死容易上火又惹肥肉。就此提议改去吃火锅,这样既能进补又不上火。正讨论着得去专吃羊的肉才新鲜,有人一句不知道爷爷能不能咬得动羊肉,万一没煮烂爷爷只能干吃菜。于是有人提议吃不动羊肉可以涮点猪肉给爷爷嘛。大伙儿就放弃专吃羊肉的餐厅,讨论去一家啥都有的。
结果是羊肉一股冰箱味儿,反而牛肉不错。买单的时候爷爷突然蹦出来一句:好久不吃羊肉这次有吃却不新鲜。
家庭乐策划者的心就地冰裂。
又譬如组织家庭旅游
问:今年家里去哪儿旅游好呢?
老人家心里:随年轻人喜欢,去哪儿都无所谓,他们愿意带上我们就别添乱,而且有孙子们在哪儿都倍儿乐呵。
年轻人心里:好不容易哄得老人家出门一趟,得休闲点别累着。小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得顾及,同时去些能长见识有意义的地方。
结果可能爱去日本韩国买买买的没去成,爱去迪士尼的没如愿,选了个不痛不痒的地方以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世界,没想到是茫茫大海几头都不到岸。
大决定
毕业找工作,思考就在一线城市拼一次,还是回家。能陪伴父母的时间有限、在家虽然说不是什么有权有势但资源人脉好歹也有个基础、再不济也能在家呆着不用付房租不用考虑三餐。
在大城市机会多,能实现更大自我价值的概率大,就算碰壁的档次也高大上点。
父母又天天软磨硬泡让回家,路给铺好了,愿意走就是。
大城市投简历大海捞针,拿下的嫌低端了,拿不下的念念不忘。此时再耳朵软点,也就收拾收拾包袱,对大城市说个再见,也算是努力了。
几年后脱单失败,回家受到高压咒语喃喃几句,很容易爆发的就是:当初不是你们老让我回家回家,不是想着能就近能陪陪你们,我至于吗!
获得全场僵硬鸦雀无声。
父母看着怒吼的孩子想:给你好的给你舒服的到头来你却说压抑了自我埋没了才华,连落了单也算到头上;
孩子对着父母的唠叨,心里有着剪不断千丝万缕的情绪,最初被依赖推着被敬畏拉着选择了回家,最终却酝酿出更多的愤懑。
到底是谁的假设绑架了谁?
小夫妻
把夫妻关系比喻成合伙开公司的观点已经不新鲜了,但是相对于公司架构,夫妻关系更混沌不清;相对于公司管理,家庭琐事上不得不多一层以“不想伤害对方”为借口的得过且过。
一旦有了下一代,更是主次毫无序位:一切为了孩子,夫妻关系的呵护可以退而求其次;为了孩子的一切,夫妻情感破解依然义无反顾地继续在一起。
像孩子根据父母的意愿去填写高考志愿这类就不用再累赘去说了。
以往看见的这些多发而奇葩的家庭事件,从心理学角度居然是“正常”的。毕竟它有心理学名词在,也就代表了它的普遍性曾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并命了名标识了概念:团体思维。
有了概念可以参考,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其实是:既然会导致不良后果,是不是也因此去改善一下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不要一味靠猜猜和无厘头假设?
这不纯粹是家庭间的关心。
这不是家庭关心。
不是关心。
又或者考虑每个家庭成员的边界是否清晰了?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这三件事边界是否得到尊重了?
简单例子是:孩子能不能脱单这涉及了他自己的努力和老天的时间、地利人和,这样看来没您老人家什么事。
而您老需要照顾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思坦然面对任何结果。毕竟您爱孩子是纯粹的,并不基于他结婚与否呀。
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