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重提旧事,识多面鲁迅——《朝花夕拾》整本书回顾梳理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引导学生关注回忆性散文的两个视角。

2.合作探究,推动学生在关联思辨中走近多面鲁迅。

二教学重难点

在关联和思辨中,走近多面鲁迅。

己教学流程

一、整体回顾

回顾《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结合前置任务,提醒学生关注贯穿《朝花夕拾》始末的主人公——“我”(鲁迅),引导学生关注“回忆里的我”和“创作时的我”。

前置任务:发一条弹幕介绍《朝花夕拾》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二、合作探究:走近“回忆里的鲁迅”

探究思路:

锁定相关篇目+阅读相关段落+圈画关键信息+提炼词语形成结论

(用图表呈现)

问题分解:

①罗列童年鲁迅读过的书——选出他爱读的书-一发现这些书的共同特点—

②罗列青少年时期鲁迅主要就读的几所学校——找出各学校主要学些什么知识——思考他为什么选择(离开)——分析、推断青少年鲁迅的性格、志趣、心路历程。

分组讨论,讨论结束,教师先展示了一个同学自习是梳理的内容。

然后让同学对此进行点评补充。共有3 人发言补充。老师又展示了一组读物图片。

教师总结

童年鲁迅

爱读之书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毛诗品物图考》《花镜》

《山海经》《荡寇志》《西游记》

自然博物

神鬼故事

民间传说

通俗文学

爱阅读,爱图画

对自然、对民间文化充满好奇

求知、探索、纯真……

后来

1.版画艺术推广、美术理论引进

《近代美术史潮论》《木刻纪程》等

2.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桃色的云》《小约翰》《小彼得》《俄罗斯的童

话》《表》《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儿童文学翻译领域的拓荒者)

3.倡导白话文发表中国现代第一篇白

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4.其他文学创作、研究《故事新编》

《唐宋传奇集》《域外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

探讨第二个问题“青少年鲁迅的求学之路”

展示一同学预习成果。

老师在导读时提出的问题是很有价值和水平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