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上了小学,就进入了一个“焦虑圈”,为孩子成绩下降着急,为孩子拖拉着急,为孩子睡得晚着急,为孩子挑食着急......明明分数不是孩子的全部,却牵动着所有的神经。如同成人的世界里,钱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却在追逐日渐增多的数字。
想起给孩子讲题的情景:第一遍慢慢讲,他不会,然后接着讲第二遍,还是不会,到了第三遍已然没有了第一遍时的耐心,第四遍,讲题的声音高了八度,第五遍,基本上已经开始鸡飞狗跳.......过后又是各种后悔。同样的场面在不同的家庭上演。
美国畅销书作者史蒂芬·柯维曾说:当一个母亲,耗费所有的时间照顾小孩,往往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而倍感挫折。挫折来自于有所期望,而这期望反映的是社会价值观,不是个人价值观。
厌倦了充满内耗的生活,却不曾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想要?鸡飞狗跳过后需要让自己静下来,带自己走过这样一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去参加一位至亲的葬礼。想象你开着车抵达那里,找到车位后走下车,走进殡仪馆花香伴随着音乐一路上,你见到好多亲友。看着他们的面孔,你能体会失去至亲的痛苦。感受这种心情,你能分享他们曾经的欢乐。
到达前厅看到,棺木时,你吓然发现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你在参加自己的葬礼。也许就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是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和伙伴即将台,追溯你的生平。
你找到座位,等待仪式开始。一共有三位发言嘉宾。第一位是你的亲戚,可能是你的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这样的近亲,也有可能是表侄、表姐妹、叔叔婶婶等远道而来的亲戚。第二位是你的挚友,这个朋友总会使你了解自己。第三位是你的同事。
现在请你认真想一想,你希望人们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评价?你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你希望他们怎样评价你的人格?你希望他们会用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贡献?你希望对周围人的生活施加过什么样的影响?
三年级上学期,我的目标是帮助儿子取得好成绩,儿子成了生活的中心,最关心的就是他的作业,受不了他做题慢,受不了他注意力不集中,受不了他做题不认真......盯着他做题,忙于提醒,各种催促,基本是每天家里都要上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亲子关系一度降到冰点,考试成绩每况愈下。翻阅大量的育儿书,学习许多育儿方法,每次看到孩子一点点值得称道的地方就照葫芦画瓢,马上说鼓励的话。一学期下来发现仍然没有用!
一直在寻求方法,再回首却发现原来初心已被遗忘。结果方法越多,偏离目标的速度越快。当鼓励孩子只是一种形式,心里依然对孩子各种不满时,孩子也变得越来越退缩,在已取得的成绩里停滞不前。一直希望我能引导孩子积极主动,但平日里,我却塞给孩子各种各样我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让他按照我说的去做。接下来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对抗。
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用在育儿上也是如此,孩子需要逐渐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家长需要做的只是一个引领者和帮助者,为孩子指引方向,提供他(她)需要的帮助。
假期接近尾声,儿子完成剩余的英语作业,同往常一样,我指着书上的句子,他发出懒洋洋的声音。就在这时脑海里又一次出现了“心灵之旅”的画面,意识到我不能再去过多的干涉儿子的学习,我停下来对他说:“你自己读吧,妈妈也要忙一会儿。”他接受了,没有对抗,读到单词“fly”时,他不会,问我发音,我告诉了他,他问了两三次,自己就在英语本上写下了“易错词‘fly’”。他竟然自己开始有意识的记错词了。放手,孩子会做的更好。
把“以始为终”变成一种习惯,在育儿中做个领导者,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管理者,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是每个家长需要做的功课。什么是成功?成功不是获取财富,不是掌握权力,而是赢得与自己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