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来自山西的王浩在同济大学读研三,失踪一周的消息引发关注。1月15日,王浩哥哥王飞飞给记者发来的截图显示,王浩留下一条“好累好累,以后爸妈交给你。”信息后,称他终于没压力了,以后都拜托哥哥就失踪了。王浩哥哥到了上海寻人后,到学校后找到了王浩的女朋友和其他同学,通过询问得知王浩可能是因为毕业论文以及找工作的压力,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无独有偶,前不久一个“留学花了200万、回国工资只有1300”的故事横空出世。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孩晓晓(化名),读完了本科后,晓晓考入了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
原本以为“出国镀一层金”,但事与愿违,晓晓出国5年,学费加生活费大约花费200多万人民币,以工资计算想要“回本”,却不啻于一笔天文数字。
晓晓只能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费了约200万学费,可回国后的实习工资只有1300块!很难想象几个月实习期一过就涨到13000,投资与回报严重背离,性价比完全不成正比,怎能不深感迷茫?也才会得出“先安心考博吧,博士毕业估计找工作就容易多了”的结论吧。
还有某火锅招聘服务生要求985毕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博士应聘大学门卫、环卫局招掏粪工要本科学历,也包括985们卖猪肉等等离谱的新闻。
由此可见,不论是外国海龟还是本土王八,能拿多少工资,那最终还得凭真材实料。就算扛个博士的头衔,帮老板赚不到钱也只能当敲门砖混个脸熟,到头来自己工作压力山大不说,迟早还是会被老板的淘汰。
是什么使这些灼灼璞玉,天之骄子无人问津?是真的压力太大还是没有能力?
2
小明是美国知名大学的硕士,毕业后安排自己各种畅游欧洲的旅行,回国后非常悠闲地玩了一段时间,他从没想过自己有可能会找不到工作。
9月秋招过半,他匆匆忙忙把以前英文简历翻译了一遍,因为师兄师姐说那些岗位好,所以他投了很多产品运营,数据分析,战略研究方向的岗位,但是没想到简历筛选就莫名其妙挂了一半,然后笔试又挂了一大半,少数几个让他去面试的公司,面试也不尽人意。
他又开始投地产,银行、计算机......到最后还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看着还可以的岗位基本上都去投,几个月大概去了三四十场面试,平均三四天就一场。面试还得坐个高铁过去。但是面了这么多,就是没几个面试,更别说Offer了。
小明投了几十份简历,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碾轧”。有一场面试,对方不客气地说:“我们收到的简历里有留学背景的很多,除此之外,你有什么优势?”
另一场,面试官皱着眉头:“你26岁还没有过任何工作经验吗?”
还有一场,对方宣布:“我们的底薪不高,2000块钱,其余靠业绩提成。
难道我读了一个伪硕士?小明迷茫了......无数的疑问和挫折折磨着小明,让他对人生开始感到怀疑。
之后小明不得不求助于公关公司,通过性格测评,职业锚模型测试,发现他不但师从国际知名教授,而且在实习期间参与的一个咨询项目里,是某超一线城市市政府的顾问团队之一。
根据他的经历,导师对简历的亮点和逻辑进行全盘的梳理,梳理出数据分析,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等多个关键能力,为他重新进行投递规划和定位,每周定制20多条岗位清单,同时,根据不同投递方向调整简历,进行多轮行业知识精讲和面试辅导。
12月上旬,小明终于获得了自己秋招的第一个Offer,据说,她的简历邀约率提高了70%。
其实,很多同学在秋招中没有找到工作,不是因为“不够厉害”,而是因为对自身优势不了解,对用人标准不了解,对面试技巧不了解。
有人说:“机会像小偷,来时无声无息,走后我们却损失惨重。如果要免于损失,只有抓住机会”。
为留学生带来优势的,是这个身份背后累计的经历和能力,你不认真对待它,没有明确目标和个人优势,你就会被现实啪啪打脸。
3
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做过一份关于留学归来薪资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留过学的被调查者中,30%月薪在6000元及以下,6000-8000元之间的,有23%。也就说,超过5成,留学归来的第一份工资月薪低于8000元。
留学生起薪偏高,对企业来说,招一个海归的成本远高于国内学生,如果同样的职位国内学生可以做,企业就不会选择海归。
而且,不少海归自身定位错误,眼高手低,还没在一个岗位沉淀下来就想挑战更高,这也是不少HR不愿意招海归的主要原因。
随着时间流逝,留学生的优势会慢慢失去,约3-5年后,如果海归职场上依然没有建树,那么与国内学生就完全一样了,留学优势基本上不复存在。
对于出国留学家长和学生应该持有理性的态度,不应该盲目跟风,为了镀金而留学。更不应该有国内大学不好考留学考取国外大学容易这种思想。出国留学不能盲目,学生对自己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目标。如果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想逃避高考而选择出国留学,建议家长和学生三思。
对于屡见不鲜的盲目留学现象应该冷静对待,做好自己的留学规划,无论在国内在还在国外上学,都需要好好学习。用心感知才能够不负留学所付出的金钱和时间!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奋斗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必然使你的人生贬值。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了苦头。
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要设法回避,人生的诀窍就在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凡成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确定并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而如愿以偿地获得成功的。坚守自己的优势方向,就要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不随波逐流。
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使自己具有永恒的魅力。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人生不是一场比赛定输赢,老板永远需要的是精英,白猫黑猫,抓对老鼠的才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