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莱恩.汪辛克博士通过200多项实验研究发现,“不知不觉地瞎吃”是使人肥胖的主要原因,本书就是以这些实验为基础,向人们建议轻松减重的方法。
今天主要分享书中的三个内容:关于瞎吃的惊人秘密、避开身边瞎吃的陷阱、不知不觉减重的方法。
很可惜的是,这本书也属于因为翻译不准确而造成误读的典型,中文版副标题是“最好的节食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节食”,而原本的副标题是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直译过来是“为什么我们吃的自己认为的要多”。
更可怕的是,作者并不鼓励节食,本来也不存在最好的节食。本书是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心理原因对人们饮食习惯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现象,做出更明智的食物选择。
这一点从中文版的目录里也能得以印证,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没有任何一个章节是围绕节食攻略展开的。唯一的联系只是书中的实验对象,大多是节食者。
评论就更让人唏嘘了,点赞数前几名的内容都有硬伤,关键常识性错误的硬伤……作为营养师,我很惭愧。我们国家的居民膳食营养分析起步晚,科普程度低,引进文献的本土化应用做得也很不好。
下面就以状元、榜眼的评论内容为例,简单帮大家拆解几个书中的核心概念和相应的营养常识。
首先,穆小白同学在评论中说到“减重的重点不在于节食,而是吃的更合理更营养,”这句完全正确。之后说“食物主要分为蛋白质类,糖质类,碳酸化合物类…”这就属于明显的谬误了。三大营养素是指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碳酸化合物”不是营养学里的概念,因为常见的碳酸化合物: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钙,虽然都可以食用,但都是无机物,并不会给身体提供任何能量。
此处应该是“碳水化合物”的误用,而在漫长的时间里,碳水化合物和糖类是同一个概念。当代发现的几种无法写成碳水化合物形式的糖,全部都不是人类的食物来源。所以在营养学领域,时至今日,糖类和碳水化合物依旧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两个名词。
最后一句“多补充蛋白质类,合理补充碳酸化合物类,避免糖质类食物摄入过多,食物中的米饭就是属于糖质类,一天三餐之中晚饭可以改选别的主食,降低糖质摄入,不知不觉体重也会有所下降。”则又出现了多重错误:
营养素概念的混淆刚才已经说过了,“多补充蛋白质类”针对目前国人的饮食现状是可行的,但并不正确。三大营养素中蛋白质的吸收率是最低的,而且人体并不能储存蛋白质,过量摄入的蛋白质只能脱氨转换成糖被人体储存。而脱下来的氨基转换成尿素排出体外。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水分的参与,会明显增大肾脏的负担,并不是理想的饮食状态。
“合理补充糖类,同时避免摄入过多”可以算勉强正确,因为米饭属于糖类,所以晚饭不能吃米饭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而本书作者在书中给的建议“拒绝第二份淀粉类食物”就要科学有效得多——已经吃了米饭餐后再吃甜品,或者把同样属于糖类的土豆、芋头当成菜跟米饭一起吃,才属于过量摄入糖类的情形。
然后是芬芬同学的“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的人何以管理自己的人生”,这句话实在有失偏颇,我必须替全国上下的胖子们喊冤!遗传性肥胖、病理性肥胖、药物性肥胖等,都是很常见的肥胖原因,并不是因为胖子都好吃懒做啊。
即便肥胖的主要原因确实是吃多了,吃多了的大多数情形也是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而非故意放纵。
大家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既然每天要吃饭,那么每个人每天应该吃多少饭,才是合理补充,又没有过量摄入呢?”如果作为瘦子的你根本回答不出来,那只能说明你很幸运没有莫名把自己吃胖,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比旁边的胖子自制力强。
最后希望英语还不赖的你去看看原版书,<Mindless Eating>例证详实、语言幽默,确实是难得的营养心理学科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