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参加某教育机构组织的家长讨论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刚从学校毕业并很快荣升为妈妈的,对让幼小的孩子识字认数很反感,她们的主张就是放任孩子自由地“玩耍”,让孩子尽情的玩,原因是妈妈觉得读书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她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的进入“学习”的阶段,但是问到具体怎样玩的时候,年青的妈妈们却又说不出所以然;而活跃于职场的妈妈们,对于孩子的要求是不仅要他们玩得高兴,还要孩子们能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在该安静的时候就安静,该动的时候就动,非常完美的要求。但是,由于孩子们不可能按照成人的意愿行动的,所以,当孩子不能完全遵从妈妈的要求时,就会出现各种惩罚。不管是哪种妈妈,大家最大的希望还是让孩子尽早的学会自己阅读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学习,自我成长。总结家长们的意愿,既不想太早教孩子识字认数,又想让孩子们尽早的学会独立阅读。
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对这个世界就充满了好奇。用小手摸,用小嘴尝,用自己的方式逐渐的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他们用手或嘴所体验的会在每个孩子空白的人生路上留下印迹。我们家长在孩子们探索这个世界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断的拓开孩子的探索空间,这其中包括生活常识,自然科学,基本数学概念等最基础也最容易体验到的知识。在这个认知过程中,“识字认数”只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时顺带的产物,而并不是人为去强迫孩子得到的知识。
现代社会虽然出国游,各地旅游已经很普遍了,但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条件,我们不可能通过周游列国来帮助孩子完成认知。而当我们想了解其他国家或是超越我们所学的另外领域的知识时,就必须翻阅相关的书籍,并根据自己的经历来理解书中的知识,从而传化为我们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基础的“识字认数”是无法完成的,简单地说就是个人的阅读能力的体现。而孩子想拥有阅读能力是无法依靠自己就可以得到的,一定要在家长或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来引导下才能拥有的,所以,当部分妈妈提出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过早地“识字认数”的观点时,反而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关于“玩”的观点,很多妈妈在陪伴孩子玩耍时缺乏方法,玩不等于是放养。幼小的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的。我举个例子,婴儿时期我们会给幼小的孩子玩拨浪鼓。拨浪鼓主要是用来训练孩子听力的。当0~6个月的孩子睡醒后,妈妈用拨浪鼓在孩子的左侧摇动发出声音,而孩子能根据声音转动头部,说明孩子的听力是没有问题的。当孩子面向正确的发音方向时,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孩子真棒,找到在左边的妈妈哦。”这样就强调并训练孩子的听音辩方向的能力,也是早教课程中强调的听觉训练。6个月开始,孩子的手指发展精细运动,这时我们给孩子一种摇铃的玩具,这种玩具可以让6个月大的孩子伸出食指向里面拔动铃铛,当拔动到铃铛时就会发出声音。通过这样反复的拔动,不仅训练孩子的手指精细运动,同时也在早期给孩子大脑里形成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因为我的手拔了铃铛,所以铃铛就发出了声音。
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妈妈,描述了日本幼儿园里的教学方法,日本幼儿园里没有专门的文化课的学习,他们主要是从孩子的生活细节方面开始训练,将教学融入在孩子们日常的生活里。比如每天上学前的准备:根据幼儿园的要求在书包里准备几套换洗的衣服和备用的鞋子,由孩子自己背着去幼儿园上学。进入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换鞋,外面的鞋和在室内可用的鞋严格区分出来,一方面保证室内的干净,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在换鞋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自理能力,不厌其烦的换装,让孩子们学会有条不紊的整理,训练孩子们的耐心,毅力等。幼儿园里会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植物园,动物园等地参观,让孩子近距离地观察和体验。这些都是玩的内容,而这些玩的内容最终都成为孩子的知识体系。
所以,玩即为学,学即为玩,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应把学习和玩分得太清楚,应引导孩子从玩中获取知识,从获取知识中找到乐趣,这样就可以引导孩子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因为很多高层次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来源于书籍,只有在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他们才会自己找方法来吸取知识,也能多渠道的了解知识,这些一旦成为孩子的习惯,那将是孩子所拥有的真正的能力,一辈子都会因为拥有这样的能力而受益。
家长如何引导幼小的孩子去认知世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独断独行,而应该从要把孩子引导成什么样的人来考虑,有针对性的引导孩子尽早地“识字认数”,让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或是玩的过程掌握某种能力,或是培养某种人格,习惯,才是我们作为家长最应该帮助孩子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