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他们还自认为抱怨一下也不打紧。其实,这不仅把坏情绪传染给了孩子,还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有的家长会说:烦死了,你的注意力怎么总是不集中;你的书写太脏太乱了,跟鬼写的一样;你写字太慢了,像蜗牛一样,到底能不能快点啊。
再比如,另一些家长会说:你写作业不拖拉不好吗,要写到猴年马月才能写完;你写作业时太爱动了,写完再动行不行呀;你一写作业就总爱讲话,哪来那么多姨妈话呢?
……
这些抱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父母的焦虑,隐藏着父母没被满足的期望。越是焦虑的父母,越是容易说出这些负面性的语言。
而这些焦虑一旦变成语言,孩子听了会对他形成暗示,一次次强化后,也会认为自己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最终真的成了“问题儿童”。
静下心想想,我们的孩子真是“问题儿童”呢?不是的。父母的很多焦虑,是孩子问题的根源。解决父母的,是每个为人父母的人生课题。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家长不要总是把孩对孩子的焦虑挂在嘴上。要尽量把正面的东西描述得具体一点,把负面的东西慢慢地从孩子的字典中去掉。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信息,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好起来。
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首先得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办法就是尽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去放大放大再放大,多夸一夸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这样,我们的心情愉悦了,孩子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