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做完活动的杯子还在桌子上,收进水槽清洗干净,地上还有散落的花叶,收拾完后,就该准备午饭了,早晨买回来的鸡先焯水准备炖汤,米需要提前泡一泡煮饭才会好吃,终于一切就绪,去爬爬乐园一看,晕倒。
刚才好一会儿没过来找麻烦,我就应该知道情况不妙啊,小七端走了一大盘米,那些米是她昨天弄在厨房地上被我扫起来准备喂鸡的,现在,这些米铺满了一整个爬爬乐园。
如果不收拾干净,可想而知,晚上小七爸爸回来,那不得被吐槽死,算了,慢慢一点点清理吧,我只是怕被这个过程消耗了太多耐心,再面对小七的时候,忍不住出现不耐烦。
所有对孩子发脾气的妈妈,无不是因为自己太累 还不被理解。
最近有部韩国电影《82年的金智英》,讲一位全职妈妈患了忧郁症精神失常的故事,评论特别两极化,女性观众打分很高,觉得全是共鸣,但大部分男性观众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么好的日子不过玩什么神经病…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不同的生物视角不同,存在沟通障碍根本就是常态。
因为不想自己有一天也落得抑郁而终,所以要有自己的不妥协。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周带大家唱歌,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每天练习吉他、看书写东西,这些看起来根本就不是正事儿的事情,恰恰是它们支撑着我没有滑进那种幽暗的自我禁锢。
也可以不这么做的,只做个简简单单的家庭主妇带好孩子就行,不过那样来个三年,孩子上幼儿园妈妈也就到了茫然四顾终于失去自己的时候了。
当然也可以正正经经地上个班做职场妈妈,那孩子势必小小的就得送去幼儿园,被迫早早接受分离,要么老人带,是啊,那么多的家庭不都是这样的吗?那么多孩子不是都一样长大了吗?
真的一样吗?我知道不一样,他们内心里的安全感,他们对自我的感知力,内在的自信,包括表情 眼神 肢体的张力,认真观察感受,都有不同。我曾经不知道,所以若水在奶奶身边长大,到成为小七妈妈的时候,我知道了,所以我绝不妥协。
话说起来都是最简单的,最后还不是要化进一天天的琐碎时间里。没人理解算个屁,你又不是为别人而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