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录一点随想吧。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意思呢就是:子张向孔子问仁是啥,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者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呢。”
孔子说:“恭敬、宽厚、诚实、敏锐、恩惠。谦逊恭敬,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而不会被轻慢;宽宏大量,就能得到民心而为众人所拥护;诚实守信,就会让人感到值得依靠和托付;聪明敏捷,就能够及时发现机会,取得成功;广施恩惠,就能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可以善加组织和运用他人的力量。”
今天只说四个字:敏则有功。我清楚的记得上课时语文老师和语文教材是这样讲的:勤快就能取得好业绩。这是一场“勤快”与“机会”的对决,像不像爱因斯坦那句:“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幸运。”原版是“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运气和百分之一的努力。”他不是在否认努力,但“教学正统”就是你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小时候怎么就那么傻,记者问“请问你是怎么成功的”回答:“靠老子努力”。这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你低调点,努力但不说才是成熟的表现”。看吧,人们总有他们自以为是的道理。
很多道理确实是长大后才知道,小时候的“道理”就是教育的那一方为了好管,理论上就是方便把你“社会化”,让你可以早一点有当上“社会人”的资格。小时候没有人告诉你“学会很多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没有人满足,少有人过得通透。
有一门课,是社会学,其中有一章是“人的社会化”,它有广义和狭义,狭义上讲就是从人出生到其成为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不只需要一个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都是机构。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提供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教育。
今天先到这,若是想了解更多社会学以及“人的社会化”的内容,欢迎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