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班级》
(校园短剧连载之七,潺湲林涧2009年出品)
(七)乡下
(场景一)火车
明远带着林雪阳、杨杰、朱旭东、白晓雁,还有小狗踏上了去明县的火车。
一路上,旭东和杨杰大呼小叫地看风景,晓雁和雪阳坐着不作声。
小狗还是委靡不振。
明远抱过小狗:“小狗好像眼睛发炎了。”
白晓雁:“我有眼药水。”
白晓雁麻利地掏出一个小药箱,给小狗点眼药水。
雪阳用纸巾擦去小狗眼角的脓性分泌物。
她俩头凑到一起,但还是不对话。
(场景二)火车站
到了县城的火车站,小青来接他们。
明远介绍完他们后正发愁怎么称呼,白晓雁甜甜地叫了一声“师母好”。
小青一愣,但很高兴,大咧咧地问:“我有那么老吗?”
明远不自在,叫大家改口叫姐姐。
路上小青指着大箱子和棉被:“你把行李都带回来了?”
明远:“一会我再和你谈,先安排大家吃饭吧,我们都饿了。”
小青:“中午就在我们学校的食堂吃饭吧。”
(场景三)县城某小学食堂
很多学生正在吃饭,见小青便叫:“老师好。”
旭东好奇地:“他们都是这里的小学生吗?”
明远:“是啊。是不是觉得有的很像很大了。”
杨杰:“有的因为家里住得很偏,不能练习上学,中间有辍学后又来了,也有的十岁才来上一年级的,所以比你们老。”
小青招呼:“大家自己拿盘子,过来点菜,你们前面取,我后面刷卡。”
大家还在吃着,明远:“你们慢着吃,小青,你出来一下。”
他俩来到食堂外。
小青:“明远,你跟我要谈什么?我都想通了,你先回来也罢,爸爸也说了,你先在县里发展,将来再出去。”
明远:“小青,我------”
“不要跟我说你想回乡里,我不会跟你去的,我已经让步了,你不能也让一步吗?”
“这不是我和你之间的交易,你知道我读书是用的希望工程的专款,我亲眼看到这些钱是怎么募集来的------”
“那些钱我们可以还!”
争吵的时候,明远感觉学生们好像已经回来了,忙打住:“我们再找个时间来谈好吗?别让我的学生们看见我们吵架笑话。”
明远出来招呼大家:“都吃饱了?现在咱们去车站,要赶着下午3点的车。”
(场景四)相间公路,汽车上
车上挤满了沿途各乡进城卖小生意的农民,人不多,却是各种货担塞了一车。
学生们这一路上不再象火车上那么欢快,显然他们听见了贾老师和小青的对话。
明远打破冷场:“怎么都不说话啊?”
杨杰:“看风景呢,这全是山啊。”
明远:“这就是你们书上读到的山沟沟,现在有公路好多了,以前我上中学的时候,要走一个下午的山路。”
旭东:“你们那里有学校吗?”
明远:“没有。”
雪阳:“那去哪里上学?要来县城吗?”
明远:“县城和乡村每天只有早晚两班车,路上要走4个小时呢。”
旭东:“那乡里的学生坐什么哪一班车上学?哪一班都不行啊。”
明远:“我们的奥数天才已经算出来问题来了,早上出来的车10点才能到,天黑前能到的班车3点就要走,所以,乡里的孩子们根本不可能坐车来上学。”
晓雁:“那他们不上学?”
明远:“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住在县城或是不来上学。”
杨杰说:“老贾,小青姐姐要你留在滨城,你留在我们学校教书挺好的,大家都喜欢你,你为什么不留在滨城呢?”
明远沉重地说:“因为我去读大学的时候,是答应过回来教书的,人说话要算数的,你说对不对,大侠?”
太阳正在下山。
(场景五)村口
远远看见天赐和姐姐在路边等他们了,还有几个同村的孩子。
雪阳抱着小狗下了车。
天赐一眼看见了它,叫了一声:“阿花!”
“它叫Cathy。”雪阳纠正他,标准的英文名发音。
“开------”天赐发不过音来。
“自己走吧,动动腿了!”雪阳把小狗放到地上。
天赐立马把它抱起来:“马路上车多,它还不熟悉,我抱它吧。”显然他是记取阿花车祸的教训了。
小狗对他不抵触,就给天赐抱着,只是神色紧张地东张西望。
明远拿出六年二班送给他的相机,说要大家和后面的太阳合一张影。
他从镜头里看见,天赐很高兴,从他的脸上,明远知道他慢慢走出了丧父的心里阴影,还原了天真笑容,脑袋挤着另一个孩子的脑袋对着镜头笑,这种笑容却是他旁边几个城里来的孩子脸上没有的。
路上,明远问天赐有没有准备欢迎仪式啊?他说保密。
(场景六)明远家
父亲坐着轮椅在门口等他们,还有很多乡亲聚在这里。
他们见到满桌的食物,姐姐介绍:“听说明远回来,乡亲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来,这盆烤地瓜是村东大婶的,这篮子毛豆是村北奶奶家的,这壶酒是村西口大伯的,还有一锅鸡汤------是自己家的。”
明远:“买鸡了?”
姐:“家里那只生蛋的母鸡,你忘了?”
贾:“电话里你不是答应说会作给爸爸养伤吃。”
姐:“是爸爸没有舍得杀,今天派上大用场了。”
雪阳听着他们对话。
杨杰看着家里摆的很多小泥塑。
天赐对杨杰说:“这都是我捏的。”
其中一个小泥狗吸引了雪阳。
晓雁:“我想洗洗脸。”
姐:“有水,外面打好了一盆,里面是新毛巾。”
晓雁:“我带了毛巾。”
乡亲们热闹后纷纷告辞。
明远:“孩子们留下吧,一会还有联欢呢。”
妞妞:“我吃了饭再来看节目。”
大家走了。
贾伯伯:“明远,招呼大家吃饭吧。”
姐姐点了蜡烛和煤油灯,晓雁:“没有电灯吗?”
明远:“村里没有通电。”
雪阳:“那水呢?”
明远:“水是到溪里挑的。”
晓雁不由得惊叫:“呀我刚才浪费水了,我洗完脸把一大盆水全倒掉了。”
(场景七)城里,晓雁家
晓雁妈妈进门就喊:“老白!”
晓雁爸爸:“回来啦?什么事啊?这么高兴?”
晓雁妈妈:“雁子他们成绩出来了。”
爸爸:“三A了吗?”
妈妈:“过了,这下上英中没问题了。”
爸爸:“三A只是有资格上英中,入门还有一关,你叫她早点回来准备吧。”
妈妈:“那个关她是躺着过的,不用准备。”
爸爸:“你怎么那么有把握啊?今年可是把录取权给英中的,要看英语实力。”
妈妈:“雁子在开幕式后谁不知道她?英中不可能不要她。”
爸爸:“你要她参加开幕式就是为这个?”
妈妈:“是,但是实际收效不只这个呢,雁子上电视以后啊,就成名人了,以前只是记者,现在是广告公司找我,要雁子拍广告,我每天电话都接不完了,我就是跟你谈这事的。”
爸爸:“什么?广告?我不同意啊,你看丫头被你炒作的,一点都不开心,我这次让她去四川,就是请贾明远给她开导一下,让她心情好起来。”
(回场景六)明远家
晚饭后,全村十几个孩子大大小小都围来了。
明远:“现在由天赐给客人表演小武术。”
明远:“爸爸,今天咱家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了。”
贾父:“是啊,平时天黑以后,孩子们一般也都在户外晒谷场上玩,家里除了有读书的孩子外,大都舍不得掌灯的,我才发现村里娃子还不少呢。”
白晓雁还在一边闷闷不乐。
明远凑到雪阳耳边:“吹个口琴吧,算来宾节目。”
雪阳站出来:“我吹一首《红蜻蜓》吧。”
本来无惊打采的小狗这时挺起身子竖起耳朵,在一旁随着音乐偏起脑袋,又恢复了平时的丰富表情。
明远在雪阳的音乐里忆起与小青的往日一幕。
姐:“我们大家分两间睡通铺,女娃还有小狗跟我睡里屋,男娃子睡外屋。”
月亮高照。
杨杰睡得很沉,把腿架到旭东身上,明远把他的腿搬下来,自语:“这个杨杰,睡着了还要欺负旭东。”
父亲还坐在门厅,问走出来的明远:“孩子们累了一天,都睡了吧?”
明远:“都睡了,爸,咱爷俩谈会话吧。”
父亲:“你是想说小青的事吧?”
明远:“我知道您一直很喜欢小青,可是------”
父亲:“明远,我知道你要说啥,放弃哪边都会难过的,但一时难过好过一辈子难过,只有让自己心里无愧,心里才有安宁。”
明远:“我一定回来的,对我来说,想回来教书,不是仅仅因为信用。”
父亲:“还为啥?照顾家里,家里不能捆着你,孩子。”
明远:“不是的,我想做一点城里不能实现的事,我相信我在这里不是埋没的。”
(场景八)第二天早上,明远家
杨杰迷迷糊糊中听到窗外有人在备课文,是天赐很早就起来背书了。
杨杰推醒旭东:“哎,你听听?”
旭东:“这有什么好听的,那课文还没读怕呀。”
杨杰很惬意地评了一句:“我怎么一听老师讲这篇课文就想睡,今天听天赐结结巴巴念,还反而清醒了呢?”
晓雁起来帮姐姐了。
姐姐:“你不睡多一点?这么早起来?”
晓雁:“好像自然就醒了,平常闹钟怎么吵都不想醒来,这地方真好,真想就不走了。“
姐:“这里哪比城里啊。”
明远:“到一个地方只是旅游,和在一个地方生活,可是完全不同噢。”
晓雁:“我爸叫我这次来就是要好好体验生活的,要看看你们是怎么生活的,靠什么生活的。”
明远:“那就跟着我们去劳动吧。”
晓雁:“好啊好啊!今天去哪里劳动?”
明远:“天赐每天早饭以后都帮姐姐割稻子,今天大家一起去吧。”
(场景九)田间
姐姐戴晓雁、天赐教杨杰、明远教雪阳和旭东,分三排割稻子。
天赐:“这样拿镰刀、才割得快。”
姐姐“天赐,别图快,会伤到手的。”
雪阳大叫:“蛇!”
天赐冲过来,准备挥下镰刀时发现是一条大泥鳅,叫姐姐:“姐姐,好大的泥钻子!可以做好吃的了!”
明远:“雪阳把泥鳅当成蛇了。”他看了一眼坐在田边无精打采的小狗,说:“这回CATHY怎没有冲下来英雄救美呢?”
杨杰:“它好像很累,好像有心思,是不是病了?”
天赐:“晚上给它点泥钻子吃,补点营养。”
雪阳问天赐:“你们吃蛇?”
明远:“不是蛇,是泥鳅。有蛇也吃的,还会请你们吃城里吃不到的东西。”
旭东唉哦了一声。
姐姐:“哎呀割破小指了。”
旭东疼得掉泪,大家手忙脚乱要回去取创可贴。
姐姐:“回去太慢了。”她跳到路边扯了一把芦花止了血,麻利地撕下衣襟一角给旭东缠上手指。
(场景十)城里,学校成绩公布栏
旭东爸爸正在看成绩栏。
特写:朱旭东――数学99,英语90,语文90
旭东爸爸打电话给雪阳妈妈:“林云,我们家小东考过了,准备早点叫他从四川回来准备口语。”
雪阳妈妈正在电脑前忙,一边接听着电话:“四川我是想让她多待会儿,家里没法照顾她。”
旭东爸:“她考得怎么样?”
雪阳妈:“我没去看啊,我那孩子?不可能三A的,能各科及格就可以了,
旭东爸:“今天成绩都公布了,要不要我帮你看一下?”
雪阳妈:“好的。主要看看数学及格了没有。”
旭东爸爸回到成绩栏前。
特写:林雪阳――数学89,英语95,语文92
旭东爸爸回头遇见阙老师也在看。
旭东爸:“阙老师。”
阙老师:“二班考得不错啊,有半个班三A呢,这下校长高兴了,昨天下午成绩统计出来,马段长也不得不服了。”
旭东爸:“对啊,但就是还有后面一关。”
阙老师:“后面一关就看英语实力了,可惜最有实力的林雪阳被淘汰了。”
旭东爸:“她只差一分。”
阙老师:“可惜了,如果统分之前想到这个可能,复查一下卷子是可以补上这一分的,现在成绩公布了,没有办法了。”
旭东爸爸拨通电话报告雪阳的成绩。
雪阳妈妈放下手中的活:“什么?数学89?”
旭东爸爸:“你怎么搞的,没有一个孩子只差这一点不去做工作的,你这个妈妈,也太不关心孩子了。”
雪阳妈妈:“我没有想到她这么接近,有没有搞错啊?”
旭东爸爸:“你的问题就是总说她不行,我可是听说考试前那一阵子,雪阳很拼命的,还跟旭东问很多的数学问题。”
雪阳妈妈:“我没有注意,我确实太不关心她了。”
(场景十一)山上,下午
明远:“这些柴火够了,不要再拣了,大家歇会儿吧。”
天赐:“明远哥,我找了几个松虫。”
白晓雁连连退着:“虫!”
明远:“这可是好东西,来,天赐你生一点火,我上树再找点,你们到远一点的地方生火,注意安全。”
说罢上了树。
雪阳手机响了,她接了电话:“妈------”
天赐带着大家来到一个没有书的区域:“帮我拣石头。”
明远从树上下来,手里一把松虫。
大家看见他手里的松虫,一脸的难以接受。
明远勾引地说:“你们就看我们吃好了。”
他们就在石头边的小火堆里烤松虫,香味逼人。
第一个尝试的是杨杰,先是闭着眼睛。
杨杰:“有点像薯条。”还捏起一条给小狗吃,雪阳拦住了:“我先吃。”
见到林雪阳吃了,白晓雁和旭东也凑了过来。
白晓雁也是闭着眼吃的,旭东还是没吃。
白晓雁:“是象薯条味,天赐,这叫山珍吧。”
杨杰说:“以后你去川城,我请你吃海味。”
(场景十二)溪边
傍晚他们到溪边抓鱼。村里的小孩都来了,好不热闹。
明远带着旭东、雪阳坐在岸边,叮嘱他们天黑前上岸。
白晓雁在这个场合整个一疯丫头本色原形毕露,她的裙子已经成了渔网了。
旭东也在大呼小叫,情不自禁想去参加,被明远拉住:“你的手破了,不能碰水噢。”
旭东:“我知道,就过去看看。”
明远问雪阳:“怎么不去啊?”
雪阳:“我陪小狗。”
明远:“上午还高高兴兴的,自从接了你妈妈电话,就不高兴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
雪阳:“没有,我妈妈说,考虑让我回美国了。”
明远:“真的?这不是你一直希望的吗?”
雪阳:“可是妈妈为什么会这样,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因为妈妈电话里的口气,”她很平静地说:“妈妈对我的成绩不重视,只有在我生病的时候才会对我这么好,我知道一定有什么事发生,一定是她觉得对我不公平的事。”
明远:“你现在还会很想去美国吗?”
雪阳:“我没有以前那么想了,自从这次考三A,我觉得考试没有那么可怕了。”
明远:“如果英中考上了,还去吗?”
雪阳:“我觉得,可能是我的考试出了问题,可是如果考得很差,妈妈也不会这样对我的,她本来就没有期望我会考上。”
白晓雁的手机响起,明远看见是她家里的号码,是她妈妈。
明远:“晓雁,电话!大家上来吧,回家了!”
晓雁赶过来接了电话。
大家收拾着。
晓雁:“贾老师!英中初试成绩出来了。”
(场景十三)明远家里
明远问晓雁:“妈妈要你早点回去是吗?”
晓雁:“你怎么知道?”
明远:“旭东爸爸给我打过电话,回去准备英语口语考试,想必你妈妈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我还没玩够呢。”
明远:“其他同学的成绩知道吗?”
“听说全班有一半上了三A,五班还不如我们,杨杰没上,但是都及格了,雪阳差一点,挂了一科数学,89分,差一分。”接着嘟囔:“就一分,挺不公平的,还多家长之前都会托老师,她妈妈之前走走后门不就得了。”
明远:“你会同情朋友,为什么不把它表现出来?”
不料晓雁突然换了一个恨恨的表情:“我才没有同情她呢,我只是觉得挺可惜的。”
旭东过来了:“贾老师,我爸爸来电话了说------”
明远:“要你早点回去准备英中考试对吗?我知道了。”
明远看了一眼正在帮姐姐择菜的雪阳:“来,咱们来个心理测验,想象一下,如果你们发现自己没有入选,会是怎么心情呢?”
倒是无关人士杨杰先说话了:“我觉得更好,比如说我,现在就可以好好玩一个暑假,你们就得关起来准备什么口试,一个暑假都泡汤了。”
白晓雁:“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他。
明远:“晓雁你呢?”
晓雁很久才慢腾腾地自言自语:“我就想一定是更好的事会来,就象上回三好生没选上的时候,我爸爸也说过,如果有一点坏事,倒是好事,如果一直都是好事,就有点不安了。我想如果没考上,我就让自己这样想。”
明远带领大家给她的话鼓了掌。
旭东直白地说:“我一点都不想读这个学校,是我爸爸要我考的,如果考不上,爸爸就会心情不好。”
明远:“除此之外,说不定你觉得更高兴?”
旭东:“是的,因为我最讨厌英语。”
雪阳很认真地听着。
旭东:“我不想这么早回去。”
天赐:“他们才来几天啊,再玩几天嘛。”
杨杰:“走了以后也要跟小狗告别了,以后看小狗就难了。”
白晓雁:“小狗它要被留在这里了,。
天赐:“是啊,小狗跟我还没感情呢,你们这么快走了,它会跑去找的。”
明远:“可是你们的爸爸妈妈担心你们的英中面试啊。”
白晓雁:“我们可以现在就自己准备面试,不一定要等回家以后开始啊。”
明远:“晓雁,你妈妈还给你请了外教了。”
杨杰:“什么外教,咱们这里不是现成有一个吗?”
雪阳走过来了:“我帮你们准备口试吧,我已经知道了,咱们二班这回考得这样好,再没有人说是问题班了,要是英中哪关再能过的人多一点,以后没准还多人还在一个班呢,二班就还可以不散伙了。“
她看着大家特别是晓雁的惊讶表情,忙补充道:“可能我太自大了,我只是想每天可以一起练一点对话,可能我太骄傲了,让你们笑话了。”
晓雁:“不不,我们没有笑话你,你能教我们口语太好了,我们又可以陪Cathy,又可以一起准备考试,比关在家里好多了。”
(画外音)这是她们冷战以来第一次对话。
(场景十四)早上
雪阳独自坐在门口写着什么。
明远出来叫了她一声:“雪阳!”
雪阳:“早!”
明远招呼她坐下:“妈妈已经告诉你成绩了?“
雪阳:“没有,妈妈没有谈考试的事,就叫我好好玩,我是听大家说的。”
明远:“晓雁很同情你,说如果家长之前关心你一点,在成绩公布之前是可以争取到那一分的,你怪你妈妈吗?”
她点了头,马上又摇头说不,最后还是说:“有一点。”接着又说:“不过妈妈没有想到,她总认为我的数学不可能考到接近的分数,总是说,看看自己差到什么程度,连我自己也觉得不会考得多好。”
明远:“你的成绩确实是很棒的!超乎大家的意料,证明你是很棒的!”
她慢慢地笑了:“我觉得不一定要自己上英中,能帮助别的同学上,我也很高兴。”
她走到先前坐的地方拿起一叠纸:“这是我编给他们练习的口语对话。”
明远:“行啊,以后我的乡村学校办成了,聘请你来做英语老师如何?‘
雪阳:“好啊好啊,其实咱们现在就可以来一个模拟,反正妞妞他们都喜欢来玩,除了英语,可以把别的课也办起来啊,小雁他们可以教数学英语什么的。”
明远:“好主意,还可以让贾伯伯教捏泥人,让天赐教劳动,那是城里没有的课呢。”
雪阳:“劳动课有啊。”
明远:“我说的劳动不是扫地,这里可多了,可以下田、上山,还包括做泥鳅!”
雪阳:“啊?那也算上课啊?”
明远:“当然啦,这样不好玩吗?”
雪阳:“好玩,太好了,我们一会告诉大家,分头备课。”
(场景十五)城里,海边木栈道
旭东爸爸:“他们说雪阳在帮他们练口语,他们又要多留一段,你这丫头,又在做幕后英雄了。”
雪阳妈妈:“雪阳是很适合做幕后工作的,在幕后她发挥得更好。”
旭东爸爸:“上次开幕式的那段欢迎致辞,音色太好了,没到前台太可惜了。”
雪阳妈妈:“她真到前台可能就发挥不好了,可能我一向不够关注她,更没有鼓励她,造成她的心理障碍。”
旭东爸爸:“ 这孩子的能量实在不能低估呢。”
雪阳妈妈:“我是低估了孩子,这件事也让我反思几年来因记恨她爸爸,把孩子关在国内,是不是错了。”
旭东爸爸:“你想让她去美国?”
雪阳妈妈点点头:“我很怀疑我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不自信了。”
(场景十六)明远家门口的院子
贾伯伯正在交一群孩子捏泥人,杨杰认真地学着,一脸脏兮兮的。
明远在一边准备黑板:“好了,现在晓雁老师教你们认字好不好?”
愿意继续学捏泥人的,就留在贾伯伯那里,要认字的过来。
妞妞和几个小的孩子坐到小雁面前,准备认字。
明远:“杨杰,昨天你教算术,感觉好吗?”
杨杰:“好简单好郁闷呢,做老师还不只是要懂,还要会教,我觉得好难。”
明远:“你现在知道老师的辛苦了吧。”
旭东:“我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在这里接上电脑呢,这样可以把我们在教室里上课的东西连线到这里,不要老师也能上课。”
妞妞回头问:“什么是电脑?”
一个小男孩回答:“电脑就是把我们脑袋通上电,直接把书里面的东西通进来。”
又一个小男孩:“不对,电脑就是机器人,是机器人的脑。”
晓雁噗嗤笑了。
明远:“你笑什么?这里现在连电灯都没有,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电脑。”
晓雁把黑板上原来写好的字擦掉,写上电脑二字。
晓雁:“今天我们学这个词,跟我读:电脑。”接着道:“今天就教大家知道,什么是电脑。”她开始画图。
(画外音)这个女孩对场面的随机应变,令我不得不承认,她是个天才。
(场景十七)回城的前一天,县城
明远买好回程的火车票,走出火车站。
他打了一个电话给小青:“小青,我明天送四个孩子回去,走之前,想见见你。”
(场景十八)
小青:“你的话该说的都说了,你自己考虑吧。”
明远:“你为什么不想想那些孩子------”
小青打断他:“你一个人能拯救多少孩子?你不过是最渺小的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不能拯救,还想拯救别人!有本事你应该去让天下的孩子都能上学!”
你一定要这样,我们只好各走各的了!
明远:“好好好,我不说了,我走。”
明远走出门,小青后面追出来,但是没有叫他。
(场景十九)公路上
他骑着家里的摩托车离开县城,一路都赶不走心里的忧伤,他的眼前一遍遍重演着往日学校放假他载着小青回家的情景,也回响着她最后那句绝情的话。
(场景二十)
回来的时候已是傍晚,在刚割过稻子的田间,有几个小小的身影。
他们喊着明远哥跑过来了。
那是乡里的孩子,几个学生也在其中。
天赐、妞妞、雪阳和杨杰跑来了。
杨杰:“看,我们捉了好多泥鳅!”
天赐:“今晚可以煮粥了,欢送你们!”
明远:“晓雁和旭东呢?”
雪阳:“在家练英语呢。”
天赐突然脸色阴下来:“明远哥,你送完杨杰他们,一定会回来吗?”
妞妞:“明远哥,天赐说你很快就回来教我们读书了,是真的吗?”
明远:“会的,我会回来。”接着从包里掏东西:“来,看我买的东西,这是给你的,这是给你------”
妞妞:“噢,文具盒!”
天赐招呼远处玩耍的小狗:明远哥买的香肠,阿花快来!”忙掩嘴看看雪阳有没有生气:“我又叫错了。”
雪阳今天却很高兴:“叫什么都行,不要怕它听不懂,只要你吹一声口琴它就来了。”
说罢掏出口琴吹起《红蜻蜓》,头三个音符刚出来,小狗果然竖起耳朵跑回来了。
杨杰:“它今天很活泼,自从收容站回来后一直病央央的,很久没见它这么活泼了。”
明远:“看来Cathy是找到家的感觉了。”明远摸着小狗的头,发现有点热:“怎么这么热?”
天赐:“跑热的,我们也一身汗了。”天赐脱了衣服露出瘦瘦的光膀子:“我和杨杰今天可以下河游泳吗?”
明远:“行,不过只能半小时,妞妞雪阳,盯着时间叫他们上来,你们早点回家,姐姐还在家我先回去了。”
(场景二十一)炊烟中,屋檐下
晓雁和旭东果然在很认真地对着英语。
晓雁还是那个德性,中间时不时要骂旭东一句“你猪啊!又错了!”
旭东:“老贾回来了。”
晓雁朝里屋喊:“姐姐,贾伯伯!贾老师回来了。”
姐姐出来了。
明远停好摩托车:“爸我回来了!姐,我给爸买回来的药,还有,这是天赐他们捉的泥钻子。”
晓雁:“可以煮泥鳅粥了,姐姐,我们来帮你吧。”
明远叫住晓雁:“晓雁别走,我有话和你谈。”
旭东:“我帮姐姐就可以了,你在还老训我,还比如不要你呢。”
明远招呼她:“晓雁你坐下。”
晓雁:“你要和我谈什么?”
明远:“你和雪阳和好了?”
晓雁显然心情挺好,却有点不大愿意提起这件事:“没什么,我们没有不好过。”
明远:“如果你们只是小别扭,雪阳不会不来上学,是因为你不理她,你们之间如果有严重的误解,会影响今后的感情。你和她不是永远的朋友吗?”
她不说话了。
明远:“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吗,前一阵子为什么不理睬雪阳?”
晓雁:“我怕说出来,你们会说我小心眼。”
明远:“是因为三好生?”
她点了头:“不过我后来想明白了,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不知道什么是落榜的滋味,每学期免试都有我,三好生也从没拉过一次,这次是一个体验吧,我爸爸说对我有好处。”
明远:“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记恨林雪阳,你不觉得她作为你的朋友,一直在无私地帮助你吗?包括你开幕式上做你的幕后英雄------”
晓雁突然站起来,情绪激动:“不要提这件事!我不需要她做我的配音,我自己能行,是他们不用我自己的声音!”
明远:“晓雁?”
她突然大哭。
旭东走出来,被这一幕吓着,退在门后看着。
晓雁哭着说:“后来她还写了一封匿名信,抢了我的三好生名额。”
明远:“匿名信?------可你知道那封信的内容吗?”
晓雁:“知道,是说不能只看成绩,要看对班级的贡献,要分配给获奖的同学,还揭发说我在开幕式上的英语不是我的。”
明远:“这个意见有错吗?”
“可是------”她突然不知该说什么:“我觉得她出卖朋友。”
“晓雁,”明远换了一个口气:“你觉得雪阳是一个这样的人吗?如果是,她在自己落榜以后,会热心帮助你和旭东练口语吗?她是一个不为朋友高兴的人吗?”
晓雁:“她不是------所以那封信------我开头也觉得,不象是她写的,可是今年校外获奖的就她和朱旭东,朱旭东最怕写信写作文什么的,肯定不是朱旭东,那不是雪阳还会是谁?”
不料旭东哭着走出来了:“那封信,是我爸爸写的------爸爸怕我万一进不了年段前四十名------”
“你------”晓雁腾地站起来:“你为什么不早说!”
旭东:“我怕说出来你们会讨厌我。”他哭得更厉害了:“老贾说,一个人要是不说真话,会不开心,我其实就很不开心的------”
明远:“旭东很勇敢,来,” 明远招呼两个孩子坐下:“你能告诉大家真相,说明你是很诚实的。其实这封信是谁写的不重要,那信我看过,没有伤害谁,是一封很好的意见。我们要从这件事想我们自己,晓雁你会这么在乎,一方面是因为你在乎雪阳的友情,才会这么受伤,对不对?说明你看重这个朋友。”
两个孩子开始点头。
明远:“另一方面你有没有看到,作为朋友,你比她不如多了,大家都想被选出来参加英中的选拔考试,而且你比我们更了解雪阳的英语实力,你怎么就没想过要帮助她,而只是把她当作竞争对手呢?可是她,自己失败了,朋友成功她照样高兴,她不是班长,可是她比你更关心全班的成功,把全班的荣誉看做自己的荣誉。如果你有这样的心胸,自然就不会去冤枉朋友了。”
晓雁眼里有眼泪,明远担心两个孩子都哭起来,忙转了话题:“晓雁,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自己得到的进步,雪阳没有怪你,虽然她那几天很伤心,虽然大家都认为是你嫉妒她得了三好生,但是她一直相信你,她还是你的好朋友。”
远远听到天赐的喊声。
姐姐跑出来:“是天赐,好象出什么事了。”
天赐跑来了,喘着气:“明远哥不好了,阿花它-----不是,是凯、凯西------,不知道怎么了!”
他们一起赶往田边。
(场景二十三)田边
孩子们围着小狗。
小狗躺在地上不停抽搐,杨杰拿着一个瓶子喂它水,却喂不进,狗的嘴里发着奇怪的声音。
雪阳哭着要抱它起来。
明远一把把他们拉开:“都退后!”顺势还拣了一根棍子防备。
“不要!”有人从后面夺他手上的棍子,是晓雁:“它不是疯狗!不要打它!”
接着是雪阳一起上来,两个女孩哭成一团。
雪阳:“它先是吐,然后就打转,是吃了什么毒的东西了,贾老师救救它吧!”
Cathy停止了抽搐,开始喝水,一会儿又开始吐,吐了一会儿又趴下了。
明远摸了它的体温滚烫。
(场景二十四)明远家
门厅里,Cathy在家里仍是一会儿抽搐,一会儿停下喝口水,一会又抽搐。
明远问姐姐:“狗怎么样了?”
姐姐:“抽搐的间歇时间越来越短,孩子们围着它,都没有睡。”
明远:“这狗跟孩子们的感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不行,我去乡里请兽医。”
明远骑上摩托,姐姐在门口叮嘱:“路上小心啊。”
白哓雁用手机发短信求救兽医知识。
妈妈短信答复说:九点了还不赶快去睡,狗病了注意离它远点。
(场景二十五)小雁家
有人敲门,是雪阳妈。
雪阳妈:“家里的台式机又死机了,我来紧急借用一下笔记本电脑,。”
晓雁妈:“行,拿去用吧,你那老爷机真该淘汰了。”
雪阳妈:“这回下定决心扔了,旧的去了才会有决心买新的。”
晓雁妈妈一边从屋里拿电脑,一边还在骂着晓雁:“那帮孩子吃饱撑的,为一只狗,这么晚还不睡,刚给我发什么SOS。”
“SOS?是谁病了?”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谁病了呢,要我上网给她查资料怎么救食物中毒的狗,这些孩子,真是吃饱撑的------”
“食物中毒?他们那个地方这么晚没医生的。”
雪阳妈妈回家后陷入沉思。
(回场景二十六)
雪阳收到妈妈短信:“听说小狗病了,农村条件不好,还是带回来妈妈给你养吧,咱们不买新电脑,就可以办狗证了。”
雪阳哭着,把手机凑近小狗:“Cathy,你听见了吗?妈妈要给你办狗证了,你要好起来,妈妈要你了,我们可以回家-----”
Cathy此刻虽停了抽搐,却奄奄一息地瞪着前方,好象根本看不见靠近它的东西。雪阳用手在它眼前晃,它却无反应。
晓雁说:“它好象看不见了。”
兽医终于来了,他检查了小狗的瞳孔,说:“已经没有救了,得的是犬瘟热,这个病可能是一个月前得的,现在太晚了。”
杨杰:“不会吧,在我家的时候,就好好的。”
兽医:“是你们没注意,它一定有症状,比如发烧,怕冷。”
雪阳:“杨杰告诉过我的,可是我那时候一心跟晓雁斗气要考个好成绩,一次都没有去看它。”
杨杰:“对啊。”
晓雁:“对不起。”
兽医:“现在能做的只有,给它打一针让它死得快一点,不要这么痛苦地抽搐。”
但是孩子们都不同意。
兽医临走时建议说:“如果见它太痛苦,还可以当头给它一棒,农村都是这样的。”
明远对兽医说:“我送你回去。”
小狗过了一会又开始抽搐。
杨杰说:“后悔没有给它打针安乐死。”
姐姐安慰说:“没有关系,它知道我们陪着它,它心里一定是不难过的。”
天赐递给雪阳口琴:“你吹给它听,说不定它会好起来的。”
《红蜻蜓》的音乐起了,小狗果然停止了剧烈抽搐,安静地闭上眼睛。
旭东:“它身体在颤动,好像很冷。”
晓雁脱下自己的红外套给它盖上。
(结束场景)
第二天清早,大家把小狗埋到后山埋阿花的地方。
小狗用晓雁的红外套裹着,雪阳把口琴放在它旁边:“Cathy,对不起,不能带你回去见妈妈了,城里没有埋你的地方,你就在这里安家吧。”
晓雁:“我们好在多留了几天,大家都不会想到Cathy会死。”
明远:“动物活着的时候,它们的生命和人一样有价值,可惜人不承认它们。”
雪阳伤感地看着小狗被土一点点覆盖,想着小狗陪它跑步、听她吹口琴的一幕幕。
雪阳:“贾老师,我已经写完了最后一段歌词。”
雪阳递上一张字条,明远读着。
背景歌声:“太阳升起照进我的梦,不见小蜻蜓;童年梦境温暖我心,是因为与你相遇-----”
2007-6-15小说一稿
2007-9-20小说二稿
2009-5-30剧本一稿
(作者后记:
感谢有心阅读到此的知音朋友。这是一部尘封旧作,2007年8月小说稿已接用稿通知但要求修改,因当时出国期间无心修改而搁置。今再回阅,与当下小学校园题材作品相比仍有价值,并存有九零后的时代记忆。该剧本情节虽属虚构,但剧中人物大都有现实原型。作者对人物原型的主要角色的后续成长有所跟踪,可作剧本第二季素材。如有约稿,请通过简书平台或微信15805920602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