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失落的家训文化
也许您会因为孩子叛逆而心力憔悴;也许您会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唉声叹气;也许子女成年了,您还不省心。于是慨叹养育孩子不易,总是有问题出现,不能有一时的安寝。
也许您会觉得夫妻关系紧张,婚姻的殿堂似乎成了苦涩的沼泽,在泥淖中苦苦挣扎;也许您对事业孜孜以求,却处处不如意,于是很无奈的躺平;也许您在生意场上,坎坎坷坷,叹息生不逢时;也许您健康出现了问题,抱怨命运不公。
您也许会说,时也、运也、命也。其实我们要去思考,为什么有的家族鼎盛不衰?他们的秘籍是什么?
没有哪个家族会无缘无故兴盛不衰。翻开历史,长盛不衰的家族都有宝贵的家训文化,《了凡四训》《澄怀园语》《聪训斋语》《朱子家训寻》《陆游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温公家范》……这些家训文化是祖先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着无限的智慧。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家训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而且遵守家训,种种问题根本不会出现,及时得到预防。中国文化的精髓藏在家训中,先辈望子孙平安显达,把最有价值的思想经验写成家训,没有杜撰,没有含蓄遮掩。比如明朝天津宝坻县令袁黄所著家训《了凡四训》把孔子、曾子、孟子等大儒的思想精髓概括为“反省、改过、积善、谦卑”,以自己践行四训改变命运的经历教导后人,充满了改变命运的智慧。
重拾家训是家长的责任。我们每个家族在历史上是有家训的,沧海桑田,逐渐的失落了。学习与重拾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需要,是解决种种问题的需要,是家族长盛不衰的需要,是对子孙后代的呵护厚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