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源自于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凭自己的意志做事,并感到自由。自主行事时,人们完全愿意做他们所做的事情,并且带着兴趣和决心沉浸在做事的过程中,其行为源于他们真正的自我感觉,所以,他们是真实的。相反,受到控制意味着人们在压力之下行事,是非自主的
2、被控制的行为,它有两个类别:1、顺从:顺从意味着做别人要你做的事情,2、反抗:人们期望你怎么做,你就一定要悖逆这种期望来行事。顺从和反抗存在于一种不稳定的关系中,代表着对控制的互补反应。
3、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才是创造、责任、健康行为以及持久改变的核心所在。外部的各种巧妙激励或者施加的压力(以及内部的压力)有时的确能使人顺从,但这种顺从将带来各种负面后果,包括滋生反抗的冲动。
4、什么样的经历会影响人们的内在动机,而且通常会削弱内在动机?
学龄前儿童的大部分学习行为,不是因为学习对实现其他目标有帮助,而是因为孩子们好奇,因为他们想知道真相。显然,他们的学习是有内在动机的
为什么大一点的孩子没有更多内在学习动机的问题。即也许所有被广泛用于激励学生的奖励、规则和约束,它们促进的不是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而是一种可悲的冷漠状态。 最后,受到有可能发现问题根源的驱使,我终于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以便通过实验来寻求答案。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人们原本很愿意在没有奖赏的情况下去做某件事,那么当他们会因为做这件事而获得外部奖赏时,他们的内在动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5、结果显示,对于那些因为拼图游戏而获得金钱奖励的学生,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只是为了好玩”而玩这些游戏的可能性小得多。一旦没有奖励,他们便不再玩了,似乎这些人就只是为了钱而玩。而且,这本来是一项他们一开始就非常愿意玩的活动,哪怕没有奖赏,也会乐此不疲。引入了金钱奖赏,似乎很快使得学生依赖赏金,改变了他们对拼图的看法,让一项本身令人愉悦的活动转变成一项有助于获得奖赏的活动。尽管这一发现令人不安,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它非常鼓舞人心
6、人们是多么愿意为了钱而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会强迫自己去做自己内心讨厌的工作,因为需要钱。他们会为了赚更多的钱而承担过多的任务,承受过度的压力,从而导致生病。他们从事各种各样能带来丰厚回报的邪恶活动。金钱当然能激励人,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金钱在激励人们的同时,也在削弱他们的内在动机,而且,正如我们后来发现的那样,它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
7、实验表明,当研究对象开始为获得赏金而去拼这些有趣的拼图时,他们便失去了兴趣。虽然他们会继续为钱而拼拼图,就像许多人继续为钱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一样,但他们与活动的关系,已经变成紧张的和工具性的了。
8、实验使我们可以开始用科学方法非常具体地详细说明这些代价。最严重的代价是让人们对他们从事的许多活动失去了兴趣,开始把这些活动仅仅看作获得金钱回报的工具,因而失去了曾经对其充满的激情和活力。
9、为什么人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人的天性中固有的活力、自发性、真实性和好奇心)会被外在的奖赏削弱?
10、我们往往发现,成年人实际上是在利用奖励来给孩子施加压力,尽管这种压力可能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最大利益。所有这些思考引出的真正问题是,用奖赏来强迫孩子做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到底是不是达到预期目标的最佳方式。
11、我的总体立场是反对依赖奖赏、要求、威胁、监视、竞争和批判性评估来激励人们做出行为,但是,我也绝不提倡纵容。在学校、组织和文化中,目标与制度的使用以及界限的设定通常很重要,尽管人们不可能喜欢它们。
12、以支持自主的方式来设定界限(换句话讲,从受到界限约束的人的角度出发,认识到他是一个能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操纵或控制的对象),就有可能在不损害个体真实性的情况下鼓励他肩负责任。
13、相对于外部控制,内在动机与更丰富的体验、更好的概念理解、更强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相联系。控制不但削弱了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显然会对执行任何需要创造力、概念理解或灵活解决问题的任务产生有害影响。这对关注底线收益的人来说是个坏消息。
14、一旦你开始用奖赏来控制人们,就不可能轻易回头。实验表明,当行为成为赢得金钱奖赏的工具时,换句话讲,当人们为了获得回报而行事时,只有预期会得到奖赏,这些行为才会持续下去。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好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奖励的活动,是我们在停止奖赏后还希望能长期坚持的活动
15、人们一心想着获得奖赏时,很可能会选择走捷径。然而,走捷径并不是我们希望提倡的。
16、对孩子来说,点心和礼物是很好的奖品,祖父母喜欢给孩子这些。但是,要想让孩子表现优秀,给孩子点心和礼物的次数越少(只是偶尔给一下),用它们来激励孩子(比如在学校表现好)的次数越少,对孩子的影响就会越积极(或者不那么消极)。
17、要使外部动机成为激励因子,就必须明确几点:
1、应该明确做出哪些行为以及它们将会产生哪些结果。
2、人们都必须感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从事这些行为,以取得想要的结果,感觉胜任这项工作,是人们内在满足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感到自己效率颇高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满足,甚至可以成为你终生事业的主要动力
3、控制性的表扬降低了每个人的内在动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一样),而非控制性的表扬使得每个人的兴趣和恒心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果表扬是模糊的,不知道究竟是控制性的还是非控制性的,那么,女性和男性可能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女性看起来比男性更有可能将其体验为控制性的。
18、在好奇心和兴趣的推动下,对胜任和自主的共同追求是一种互补的成长力量,使得人们在一生中不断取得成就并且不断学习。
19、真正的幸福来自对胜任与自主的共同追求
20、联结: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三个心理需要,人们不仅需要胜任和自主,还需要在感受到这种胜任和自主的时候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我们称之为联结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的需要。
21、社会价值观内化的两种类型:内摄与整合
1、内摄:全盘吞下一条规则,而不是消化它;内摄容易形成的虚假自我,例子:继承父亲事业的年轻人,模范学生
自我卷入是心理学家用来定义人们感觉自身价值依赖于特定结果的过程的一个术语。当人们坚持内摄信念,而这些内摄信念又被有条件的价值所支撑时,这就被称为自我卷入。
2、整合:它包括“消化”,是内化的最佳形式。
22、支持自主不等于纵容,放纵,需要设定界限
支持自主需要清晰、一致,并且以理解和共情的方式设定界限,真正的自主包括为他人负责人
23、将有条件的爱和尊重作为一种控制手段,不仅会加强内摄,还会导致更加可悲的后果,那就是教会人们以有条件的方式尊重自己。
24、真正的自尊与有条件的自尊
真正的自尊建立在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坚实基础上,是一种健全的、稳定的自我感觉。
赞美通常与关注不同。赞美通常取决于孩子考试是否得A,是否吃完你给他夹的蔬菜,或者是否打扫他自己的房间。其中隐含的信息是,如果你没有达到目标,你就没有价值。
赞美有强化有条件的自尊而不是真正自尊的风险,在此过程中,它加强了一种控制的动力取向,使得人们变得依赖于赞美。然后,他们会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而去努力,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哪怕只是有片刻的价值。这样做将会进一步削弱他们的自主。
25、最成熟和令人满意的关系的特征是,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与另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相关联。每个人都依赖对方,但每个人都保持着他的自主、完整,以及自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是自主的,有真正的选择意识,这样的关系将是健康的,伴侣双方都将能够回应彼此的真实自我,并且支持彼此的个性和特质。
26、6种类型的人生愿望:
3种是我们所说的外部愿望,成为富人、名人和魅力四射的人。金钱带来权力和物质财富;名声为创造财富与提升地位提供了机会;美好的形象让人们有机会成为迷人的先生小姐,因而获得推销自己的机会,赢得人们的关注。
另外的3种愿望指的是拥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成长。这些是内在愿望,因为它们给人们带来回报、提供帮助,以满足人们内心对胜任、自主和联结的内在需求。
但是,内在愿望和外在愿望是完全不同的。内在愿望凭借它们自己的力量使人们感到满足。不管它们是否导向其他目的,人们都会从这3种内在结果中感受到巨大的个人满足感。
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3种内在愿望,一个人如果对金钱、名声、美貌这3种外在愿望中的任何一种渴望更强烈,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为他们通常认为他们的价值是通过外在愿望实现的,如果没有实现,就证明自己是无价值的
27、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巨大代价
个人主义不等于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