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循规蹈矩的人一霸占起书来都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气派。
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了解到了这本书,百度了剧情便一下子艳羡起弗兰克和海莲之间多年通信不间断的关心。很多评论家过度解读,弗兰克和海莲之间是柏拉图式爱情,我完全不认同,这哪里是什么爱情,本就是恰如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之间的知性吸引。不知道海莲那时收集旧书是不是如同现在一般辛苦,但是每每思及我为了收集想要的绝版书上各种二手书网站,游走在各家旧书店时的期待,倘若此时有人说说有我想要的书,而且价格合适,百分百会哭出来好嘛。
当然若真是爱情也未尝不可。所以年轻人不要老是死宅在家玩手机,想要邂逅爱情,还是多出门走走、读读书。调侃得说书店都帮你们分好类了:想找爱学习的去四六级,想找有气质的去乐谱区,想找文艺的去散文旅游区,想找时尚漂亮的去美容杂志区,想找顾家的去菜谱美食区,想找聪颖的去经济金融区,想找年纪小的去教参区,连年级都分出来了!
海莲以女主角式自带闪光的魅力,渲染了整个书店的伙计、弗兰克的家庭以及邻居的生活,他们都被海莲的落落大方吸引,继而都成为了笔友。活泼直爽的海莲和绅士得令人嫉妒的弗兰克,羁绊成了很有趣的组合。假如没有那时的相遇,各自的人生都会变得怎么样呢?
遗憾的是海莲还没来得及去伦敦弗兰克以及很多书店里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人世。虽然海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拮据,但是依然不妨碍我感慨,如果有想见的人还是赶快去见吧。不要等巴黎圣母院烧了才说还没来得及去巴黎,不要等相见的人再也见不到了才在午夜哭泣,有的下次可能是再也没有的下次,说了再见可能发现再也见不到。好在现在交通已经极其便利了,国和国之间的距离都已经被拉近了很多,倘若遇到特价机票价格也便宜得发指。
伦敦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总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英式优雅,带给我们想要的有趣。查令十字街84号,贝克街221号,国王十字车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让我们认识了弗兰克、福尔摩斯、哈利·波特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伦敦好似当年日不落帝国一般涵盖了全世界的荣光。
作为读书人的圣经,书中安利了很多作者和书籍,的确是很适合为喜欢读书的人来填充自己的书架。如果可以我也想要一面书墙装饰自己的书房。光钦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读的多的人其实和炫富是一样的。暴富对我来说可能是很小了,还是只能靠读书来让自己精神充实一点了。
早些时候和小伙伴交流,有部分人总是说求推荐书、电视、电影。其实深入想来这类人还是看得不够多,如果看得够多,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你够用心,自己在不断的积累中自然会形成一个体系。
有固定笔友是一件让生活愈加盎然的事,庆幸周周和杨杨一直都在,随时可以写信。总以为书信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有温度的物品,尤其到了现在电子信息特别发达,邮件都很少有人用来做为联络的工具了,更何况是愿意通过手写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温热。等再过二十年,我也应该把我收到的明信片、信件都整理起来做一个合集。很羡慕当年英国和美国邮政的效率,现在我写信都很怕信件就消失在茫茫人海无处可寻了。
1987年的电影很好的还原了书籍里的内容,能够让人感受到书中那中相隔千里却近在咫尺的感情。片名翻译成《迷阵血影》是什么鬼,难怪陈建铭老师会忍不住自己重新翻译书籍。
弗兰克是热刺球迷,可是英超我选利物浦。
下次得和周周说说,给我寄点火腿和鸡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