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非常荣幸成为“兴成长计划”的一员;成为“互加计划”的一员;成为“教育信息化素养提升班”的一员。从开班仪式到现在我已经听了三次课程,这三次课程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原来我的知识面是如此的狭窄,学无止境,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在我的印象当中,微信小程序更多的是用来玩玩小游戏,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原来小程序当中含有这么多的内容,而且微信小程序最大的好处是能够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准确解决方案,十分方便,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教学中应当多多利用;第二节课我了解到需要加强技术对于教学的支持,学校提供的教学多媒体的软件和设备,我们老师应当积极学习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第三节课则丰富了我对于ppt的认识,了解了我在做ppt时候的误区,知道了触发器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这里我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首先,什么是触发器?我个人的理解,触发器就相当于一个“开关”,通过这个开关控制PPT中的动作元素(包括音频视频元素)什么时候开始运作。例如,页面中有两个动作元素,一般情况下,动作元素的动作有一个,先后关系,也就是说,哪个动作元素先动,哪个动作元素后动,是事先设定好了的,PPT作品运行时是不能调整其动作的先后顺序的。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动作顺序的不确定性,而通过触发器,可以让动作元素随意的出现,而不是按特定的顺序出现。而触发器的作用则是能在PPT中实现交互,使课件的制作更加的方便,也让PPT课件增添了许多亮点。经过梁校长的讲解,我在课后活动中将触发器运用到了我的课件之中,发现真的特别好用,今后,我会让ppt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架,成为老师教学的辅助。经过这三节课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的教育信息化的素养。
大家常说“要给学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是“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而且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学电脑用电脑、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