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忧姑娘
星不曾灭,灭的是阑珊灯火。——题记
只有笃定自己成功的人才不会被轻易打败,而那些不够自信、寄希望于外物的人才容易被踢出竞技的舞台。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做将军的父亲郑重地对即将上战场的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父亲手中是一把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意志顷刻间失去支撑,轰然坍塌了。
果不其然,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父亲悲痛过后一阵愤然:如此意志不坚将希望寄托在一枝短箭上的儿子就算没有阵亡也成不了什么大器!
倘若这个儿子能够将斗志燃烧成胸口的熊熊烈火,势必会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大大增加战胜的可能。而他在即将触碰到成功的肩膀时意志倒塌,是多少兵力都挽救不回来的,因为他的心已经“死”了。
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是被自己铺天盖地的幻想给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再次拾起有重量的梦想。
1965年,一位在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的韩国学生喜欢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慢慢发现,一些成功人士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成功不是蹲坐在云朵里的虹霞,让人可望不可即;成功也不是张着血盆大口的老虎,吞并你的信心与力气。它只是一座能够抵达的岛屿,上面洒满了汗水和鲜花,而在通往这座岛屿的海峡上架起的,必须是你实打实的热忱和希望。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落叶萧萧而下,她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在那扇玻璃上画了一片绿意鲜浓的叶子。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其实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真正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的不是别人的鼓励或者对手的排挤,而是生长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希望的枝丫。只要它足够坚韧,经得起生活里的风吹雨打,假以时日,我们就能收获累累硕果。
成功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只要你决意去做一件事了,不必大张旗鼓地公开你的目标,安安静静去做就好了。也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不可能替你实现梦想。
在寂静漆黑的夜里,灭掉的从来都不是点点星光,而是需要他人输送能量的阑珊灯火。